成语 解释 出处
雕楹碧槛 解释:雕镂彩绘的柱子和碧色栏杆。出处:《花月痕》第十一回:“那时船正荡到柳阴中,远望那堤北,彤云阁雕楹碧槛,映... 那时船正荡到柳阴中,远望那堤北,彤云阁雕楹碧槛,映着翠盖红衣,大有舟行镜里之概。-----清·魏秀仁·《花月痕...
调和阴阳 解释:谓使阴阳有序,风调雨顺。旧多指宰相处理政务。出处:《汉书·贡禹传》:“调和阴阳,陶治万物,化正天下,易于... 调和阴阳,陶冶万物,化正天下,易于决流抑队。-----东汉·班固·《汉书·贡禹传》...
雕虫篆刻 解释:虫书、刻符分别为秦书八体之一,西汉时蒙童所习。因以“雕虫篆刻”喻词章小技。出处:汉·扬雄《法言·吾子》:... 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汉·扬雄·《法言·吾子》...
刁斗森严 解释:刁斗:古时行军,在晚上敲击以报时或报警的用具。森严:整肃,整饬。防卫严密。形容军队的营地戒备森严。... 刁斗森严开玉帐,羽书徵调簇金鞭。-----清·徐元梦·《圣武远扬青海平定诗》...
雕盘绮食 解释:精美的器皿及食物。出处:唐·李白《扶风豪士歌》:“雕盘绮食会众客,吴歌赵舞香风吹。”语法:雕盘绮食作宾语... 雕盘绮食会众客,吴歌赵舞香风吹。-----唐·李白·《扶风豪士歌》...
吊民伐罪 解释: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出处:《宋书 索虏传》:“兴云散雨,慰大旱之思;吊... 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下》...
鵰心鹰爪 解释:比喻心肠残忍,手段毒辣。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第三折:“他待使些鵰心鷹爪,安排下龍韜虎略。”... ...
吊儿浪荡 解释:浪荡:放浪。形容散漫放浪出处:姚雪垠《牛全德与红萝卜》:“知道吗?游击队并不是吊儿浪荡的,游击队是要守纪... 知道吗?游击队并不是吊儿浪荡的,游击队是要守纪律的!-----现代·姚雪垠·《牛全德与红萝卜》...
调墨弄笔 解释:谓玩弄文字技巧。出处:汉·王充《论衡·佚文》:“天文人文,文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行,传人之名... 天文人文,文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汉·王充·《论衡·佚文》...
调三斡四 解释:挑拨是非。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调三斡四,说人好歹,讦人暧昧。”语法:... ...
调停两用 解释:谓居间观望,骑墙投机。出处:清·侯方域《拟思宗改元追复扬涟等官爵并起被废诸臣旋钦定逆案颁示百官廷臣谢表》... 拥戴称颂,悬金石不刊之书,令其遗臭千秋;门户宗盟,杜调停两用之局,防其夤缘一旦。-----清·侯方域·《拟思宗...
调嘴弄舌 解释: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早晚,东方将... 这早晚,东方将亮了,还不梳妆完,尚兀子(自)调嘴弄舌!-----·佚名·《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钓鳌客 解释:钓:钓钩;鳌:传说海中的大龟。比喻有豪放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一钓而... ...
掉书袋 解释: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出处:《南唐书·彭利用传》:“利用对家... ...
调嘴学舌 解释: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早晚,东方将... 这早晚,东方将亮了,尚兀子调嘴弄舌!-----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貂蝉满座 解释:貂蝉:汉代侍从官员帽上的装饰物,旧用作达官贵人的代称。旧指官爵多而滥。出处:《后汉书·舆服志下》:“武冠... 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南朝宋·...
雕栏玉砌 解释:雕绘的栏杆;白玉般的石阶。泛指富丽堂皇的建筑(如宫殿)。出处:南唐 李煜《虞美人》词:“雕栏玉砌应犹在,...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五代·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雕虫末伎 解释:见“雕虫末技”。出处:明·唐顺之《答翁东厓总制书》:“俟公破虏功成,当以向时雕虫末伎,作为铙歌鼓吹曲,以... 俟公破虏功成,当以向时雕虫末伎,作为铙歌鼓吹曲,以继《采芑》《江汉》之余响。-----明·唐顺之·《答翁东厓总...
雕玉双联 解释:雕玉:用玉雕成,形容华美、工巧;双联:律诗中相对偶的两句。形容属对极为精巧。出处:唐·白居易《江楼夜吟元... 寸截金为句,双雕玉作联。-----唐·白居易·《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诗...
雕章镂句 解释:指文章的词句刻意修饰。出处:唐 白居易《策林四 议文章碑碣词赋》:“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 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虽雕章镂句,将焉用之。-----唐·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