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解释 出处
遁世无闷 解释:谓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出处:《易·乾》:“不成乎名,遁世无闷。”孔颖达疏:“谓逃遁避世,虽逢无道,心无... ...
遁天倍情 解释:谓违背天然之性而加添流俗之情。一说,违背天性与真情。倍,通“背”。出处:《庄子·养生主》:“是遁天倍情... 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战国·庄周·《庄子·养生主》...
遁光不耀 解释:遁:隐藏;耀:显耀。隐去光芒,不使显耀。比喻暗中做好事,不向人们显示。出处:唐·韩愈《答窦秀才书》:“... 辞重而清约,非计之得也。虽使古之君子积道藏德,遁其光而不耀。-----唐·韩愈·《答窦秀才书》...
敦风厉俗 解释:使民风纯朴敦厚。出处:《魏书 郭祚传》:“是以先王沿物之情,为之轨法,故八刑备于昔典,奸律炳于来制,皆... 是以先王沿物之情,为之轨法,故八刑备于昔典,奸律炳于来制,皆所以谋其始迹,访厥成罪,敦风厉俗,永资世范者也。-...
敦诗说礼 解释:敦:敦厚。诗:《诗经》。诚恳地学《诗》,大力讲《礼》。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神和古... 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囤积居奇 解释:把稀有的货物储藏起来。指商人囤积大量商品;等待高价出卖;牟取暴利。囤:积存;居:储藏;奇:紧俏或稀有的... 照这样剜却心头肉,医了眼前疮的闹法起来,还怕我们江苏人的身家性命不在那几个囤积居奇的米伧手里送掉了么?----...
遁阴匿景 解释:隐藏形迹。出处:晋·陆云《南征赋》:“遁阴匿景,静言勿哗。”语法:遁阴匿景作谓语、定语;用于隐藏。... 遁阴匿景,静言勿哗。-----晋·陆云·《南征赋》...
顿足椎胸 解释:同“顿足搥胸”。出处:刘立凯《五四——六三爱国运动大事日录·广州众捣毁日货》:“社会人心异常兴奋,甚至妇... 社会人心异常兴奋,甚至妇人、孺子、车夫、苦力,风元不口谈抵制,戟批痛骂,握拳怒目,顿足椎胸。-----当代·刘...
遁天之刑 解释:谓违背自然规律所受的刑罚。出处:《庄子·养生主》:“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语法:“死... 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战国·庄子·《庄子·养生主》...
敦本务实 解释:崇尚根本,注重实际出处:明 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二三子不思敦本务实,以眇眇之身,任天下之重。”语法... 二三子不思敦本务实,以眇眇之身,任天下之重。-----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
顿挫抑扬 解释: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出处: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 靖节 休斋论〈归去... ...
顿足不前 解释:停顿下来不前进。语法:顿足不前作谓语、定语;指停滞不前。示例:她顿足不前,害怕有人从中作梗英语:come... ...
顿足失色 解释:顿足:跺脚。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形容十分惊慌。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促织》:“成仓猝莫如所救,... 成仓猝莫如所救,顿足失色。-----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钝学累功 解释: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文章》:“钝... 钝学累功,不妨精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
顿足搓手 解释:着急惋惜的样子。出处:梁启超《变法通义·论科举》:“不怀顾犬补牢之义,徒效渊鱼丛爵之愚,犹复顿足搓手。”... ...
敦敦实实 解释:指人长得结实粗壮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2章:“起先她认不出来这个敦敦实实的青年是谁,但觉得有... ...
敦睦邦交 解释:敦睦:亲厚和睦;邦:泛指国家。形容促使国家之间的关系亲厚和睦出处:鲁迅《“立此存照”(七)》:“但就大体... ...
遁迹潜形 解释:遁、潜:隐藏。迹、形:踪迹,形迹。指隐藏踪迹和身形。出处:明·张景《飞丸记·园中落穽》:“若要行刺呵,要... 若要行刺呵,要隐。当遁迹潜形,翦蔓除根才事稳。-----明·张景·《飞丸记·园中落阱》...
遁迹销声 解释:谓隐居不出。出处:《旧唐书·韦嗣立传》:“若任用无才,则有才之路塞,贤人君子所以遁迹销声,常怀叹恨者也。... 古者悬爵待士,唯有才者得之;若任用无才,则有才之路寒,贤人君子所以遁迹销声,常怀叹恨者也。-----唐·韦嗣立...
遁入空门 解释: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