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片言折狱 |
解释:片言:极少的几句话;折狱:判决诉讼案件。原意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后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 |
... |
片语只辞 |
解释:犹片言只字。少量的文字。出处:易宗夔《〈新世说〉序》:“酷嗜临川王之书,以彼片语只辞别具炉锤,自甘吻颊... |
... |
片口张舌 |
解释:形容卖弄口舌,搬弄是非
... |
说了这一日,都是你这老苘麻嘴,没空生有,说谎吊皮,片口张舌,诌出来的。-----元·无名氏·《朱太守风雪渔樵记... |
片甲不存 |
解释:一片铠甲都没保存下来。形容全军覆没。出处:明 梁辰鱼《浣纱记 死忠》:“我夫差收楚服越……昨遣太宰先领... |
... |
偏听则暗 |
解释:辨不清事实真相。... |
... |
片甲不还 |
解释:见“片甲不回”。出处:明·方汝浩《禅真后史》第二十七回:“咱留一支军马守关,以待刘总督后队官军,杀教他片... |
咱留一支军马守关,以待刘总督后队官军,杀教他片甲不还,方称畅快!-----明·方汝浩·《禅真后史》... |
片甲不回 |
解释:一个士兵也没回来。形容全军覆没。出处:《三国志平话》中卷:“张飞笑曰:‘吾用一计,使曹公片甲不回。’”语... |
张飞笑曰:“吾用一计,使曹公片甲不回。”-----元·佚名·《三国志平话》... |
片石韩陵 |
解释:片石:石碑;韩陵:韩陵山,在河南安阳东,北魏温子升撰写寺碑文。比喻少见的好文章出处:柳亚子《题南明昭宗三... |
... |
骈肩累踵 |
解释:同“骈肩累迹”。出处:清·王韬《瀛需杂志》:“二十八日为城隍夫人诞辰,城中热闹,无异于城外,几于倾邑若狂... |
二十八日为城隍夫人诞辰,城中热闹,无异于城外,几于倾邑若狂,士女往观者,骈肩累踵。-----清·王韬·《瀛壖杂... |
片笺片玉 |
解释:笺:精美的纸张。一片纸如同一片美玉。形容诗文秀美华丽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李峤善文,作《少室记... |
李峤善文,作《少室记》,富赡华美,人谓片笺片玉。-----宋·计有功·《唐诗纪事》... |
骈首就逮 |
解释:见“骈首就系”。出处:清·宋学洙《张文忠公遗事》:“翁以故相终老,未有显过闻于天下,而使其子骈首就逮,脱... |
当是之时,边臣骈首就逮,法纪益严而武备益坏,诛戮日众而攻掠日深。-----明·方逢时·《与陈巡按论虏情书》... |
片词只词 |
解释:犹片言只字出处:《〈吴礼部诗话〉跋》... |
... |
片长薄技 |
解释:微小的特长,浅薄的技能。出处: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乃后世概以工匠轻之,以舆隶概之,以片长薄技鄙数... |
独其笑言不假,绳检不弛,景行前修,奖借后进,包荒片长薄技,缓急故友穷交。-----明·何三畏·《云间志略·张宫... |
片接寸附 |
解释:比喻生拼硬凑。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且才分不同,思绪各异,或制首以通尾,或片接以寸附... |
且才分不同,思绪各异,或制首以通尾,或片接以寸附,然通制者盖寡,接附者甚众。-----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
片文只事 |
解释:指零碎不全的佚文轶事。出处:《宋书·志序》:“司马迁制一家之言,始区别名题,至乎礼仪刑政,有所不尽,乃于... |
司马迁制一家之言,始区别名题,至乎礼仪刑政,有所不尽,乃于纪传之外,创立八书,片文只事,鸿纤备举。-----南... |
骈兴错出 |
解释:谓不断涌现。出处:明·宋濂《送王文冏序》:“上既立太学,以育才俊士,六七年间,奇能足用之人,骈兴错出,布... |
上既立太学,以育才俊士,六七年间,奇能足用之人,骈兴错出,布列乎内外,为政咸有可称。-----明·宋濂·《送王... |
胼手砥足 |
解释:胼手胝zhi足是一个汉语词汇,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 |
... |
片长末技 |
解释:见“片长薄技”。出处:清·沈葆桢《复奏洋务事宜疏》:“抑知片长末技,以备顾问,以供驱策,未尝不可。”语法... |
乃后世概以工匠轻之,以舆隶概之,以片长薄技鄙数之。-----清·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 |
偏乡僻壤 |
解释:荒凉偏僻的地方。出处:孙中山《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 |
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现代·孙中山·《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 |
偏听偏言 |
解释:偏:只注重一方面。只听信一方面,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方法不妥当出处:汉王符《潜夫论 明暗》:“君之所以... |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汉·王符·《潜夫论·明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