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有根有苗 |
解释:有根据,有线索。出处:《石点头·郭挺之榜前认子》:“这事虽奇,却还有根有苗,想得起来。”语法:有根有苗作... |
这事虽奇,却还有根有苗,想得起来。-----明·天然痴叟·《石点头·郭挺之榜前认子》... |
有才无命 |
解释:有才能但遭遇不好。指不得志。出处:唐 杜甫《寄狄明府博济》诗:“比看书父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寮底。”语法:... |
比看伯叔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僚底。-----唐·杜甫·《寄狄明府博济》诗... |
有奶便是娘 |
解释:比喻贪利忘义,谁给好处就投靠谁出处: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便是所谓‘有奶便是娘’,在人格上是很不足道... |
... |
有你不多,无你不少 |
解释:指无关紧要的人,可有可无语法:有你不多,无你不少作定语、分句;用于口语。示例:你放心,有你不多,无你不少... |
... |
有年无月 |
解释:谓日子拖得长久,没有确定的期限。出处:蔡东藩《后汉演义》第二回:“百姓又怕当兵,最怕输粮……舟子车夫,又... |
百姓又怕当兵,最怕输粮……舟子车夫,又没有多少工资,统皆畏缩不前,眼见得有年无月,不能成事。-----近代·蔡... |
忧心悄悄 |
解释:忧虑不安貌。出处:《诗经·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语法:忧心悄悄作谓语... |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周代·佚名·《诗经·邶风·柏舟》... |
又生一秦 |
解释:谓又造成一个强敌。出处:《史记·张耳陈馀列传》:“陈王相国房君谏曰:‘秦未亡而诛武臣等家,此又生一秦也。... |
陈王相国房君谏曰:“秦未亡而诛武臣等家,此又生一秦也。”-----西汉·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
幽囚受辱 |
解释:幽:监禁。被监禁受侮辱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力命》:“公子纠死,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语法:幽... |
... |
有求斯应 |
解释:斯:则;应:应答,承诺。只要有人请求帮助就答应出处:《唐睿宗太极元年登黄地祗于方丘乐章·林钟商》:“有求... |
大乐和畅,殷荐明神。一降通感,八变必臻。有求斯应,无德不亲。降灵醉止,休征万人。-----唐·韩思复·《祭汾阴... |
有职无权 |
解释:光有职位而没有实权出处:李晓明《平原枪声》:“给他安了个大队副官的名义,有职无权。”语法:有职无权作谓语... |
... |
有屈无伸 |
解释:屈:委屈,冤枉。蒙受冤枉而无法伸诉出处:明·无名氏《女姑姑》第四折:“想当日酷刑害逢危遭困,您那一日便逼... |
想当日酷刑害逢危遭困,您那一日便逼的我有屈无伸。-----明·无名氏·《女姑姑》... |
游光扬声 |
解释:流传荣誉,播扬名声。出处:清·钱谦益《吴中名贤表扬续议》:“列郡之中,亦有弓旌贲及,著作繁富,游光扬声,... |
列郡之中,亦有弓旌贲及,著作繁富,游光扬声,倾动海内者矣。-----清·钱谦益·《吴中名贤表扬续议》... |
有财有势 |
解释:既有钱财,又有势力。同“有钱有势”。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比如一边有财有势,那趋财慕... |
... |
有始无终 |
解释:有开始;没有结尾。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出处:汉 扬雄《法言 孝至》:“或问:‘德有始而无终与有终而无始也... |
忘先君之旧臣与贤者,有始而无终也。-----·佚名·《诗经·秦风·权舆序》... |
有始有卒 |
解释:谓做事能贯彻始终,坚持到底。出处:《论语·子张》:“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语法:有始有卒作谓语、定语... |
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春秋·孔子等·《论语·子张》... |
有恃无恐 |
解释:恃:依仗;依靠;恐:害怕。因为有所依仗而无所畏惧;毫无顾忌。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六年》:“... |
齐侯曰:“室如悬磬,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战国·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
游行示威 |
解释:广大群众为了庆祝、纪念、示威等在街上结队而行出处: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这些口号下煽动一部分人... |
... |
游丝飞絮 |
解释:飘荡的蛛丝,飞扬的柳絮。比喻轻浮的女子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恩情占断人间丽,莫认做游丝飞絮,... |
深杏小桃喧午昼,游丝飞絮搅长空。-----宋·张九成·《午睡》... |
有增无损 |
解释:损:损害,减少。仍在增加,不见减少。指事物向着某个方面不断深化。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 |
... |
有损无益 |
解释:损:减少,损失;益:增加,益处。只有减少,没有增加。也指只有损害,没有益处。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 |
荆、益奴婢多国家户口,奸豪掠买,一入于官,永无免期。南北异宜,至必生疾,此有损无益也。-----北宋·欧阳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