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ǎo shì

好事


拼音hǎo shì
注音ㄏㄠˇ ㄕ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解释

[ hǎo shì ] :

(形)爱管闲事;喜欢做不该做的事:~之徒。


[ hào shì ] :

有好处的事;好的事。


引证解释

⒈ 指君、后施恩于亲族的事。

《周礼·天官·内小臣》:“后有好事于四方,则使往。”
郑玄注:“后於其族亲所善者,使往问遗之。”
孙诒让正义:“好事,恩泽之事。”

⒉ 值得称道、于世有益的事。

唐宋之问《过史正议宅》诗:“剑几传好事,池臺伤故人。”
《景德传灯录·绍宗禅师》:“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本这是好事,倘人来寻时,还他。”
邓洪《山中历险记》:“老头平静了些,撅着嘴说:‘做好事!我只一个孙子,前天死了,还做好事!’”

⒊ 喜庆事。按,此处“好事”,指考中秀才。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这是好事,知县相公料不嗔怪。”

⒋ 特指男女欢会或婚配。

后蜀顾夐《玉楼春》词:“良宵好事枉教休,无计那他狂耍壻。”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气扑扑走得掇肩的喘,胜到鶯鶯前面,把一天来好事都惊散。”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小侄为此发奋读书,指望完成好事,岂知宅上忽然另许了人家。”
清李渔《奈何天·虑婚》:“家主公的好事近了,花灯彩轿,可曾备下了么?”

⒌ 指打醮、超度、祈福消灾之类宗教法事活动。

《水浒传》第二回:“天师在东京禁院做了七昼夜好事,普施符籙,禳救灾病。”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老夫人着俺问长老,几时好与老相公做好事?”
清孔尚任《桃花扇·栖真》:“老仙长,我们上山来做好事的,要借道院暂安行李,敢求方便一二!”

⒍ 反话,表示惊讶和不满。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应捕魆地跳将出来道:‘你们干得好事!今已败露了,还走那里去?’”
《金瓶梅词话》第四回:“﹝王婆﹞大惊小怪,拍手打掌説道:‘你两个做得好事!’”

⒎ 避讳用语。实指凶事。

丁玲《母亲》一:“老太太的好事,我都不晓得,也赶不回去,前月才打发人来告诉我。”

⒏ 犹美景。

元潘从大《题水村图》诗:“只今好事空见画,山川缅邈悽遗踪。”

⒐ 爱兴事端;喜欢多事。

《孟子·万章上》:“万章问曰:‘或谓孔子於卫主痈疽,於齐主侍人瘠环,有诸乎?’ 孟子曰:‘否,不然也;好事者为之也。’”
朱熹集注:“好事,谓喜造言生事之人也。”
汉桓宽《盐铁论·地广》:“由此观之,非人主用心;好事之臣为县官计过也。”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你既不能从命,我也不敢承情,算我年轻好事,冒失糊涂。”
鲁迅《<伪自由书>后记》:“可是中国真也还有好事之徒,竟有人不怕中暑的跑到真茹的‘望岁小农居’这洋楼底下去请教他了。”

⒑ 谓喜欢某种事业。

《汉书·扬雄传下》:“家素贫,耆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休璉好事,留意词翰,抑其次也。”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非好事者不可妄传书画;近火烛不可观书画;向风日、正飡饮、唾涕、不洗手并不可观书画。”
康有为《诗集自序》:“吾童好讽诗,而学在撢理,既不离人,性又好事,不能雕肝呕肺以为诗人。”

⒒ 指有某种爱好的人。

《后汉书·郭太传》:“后之好事,或附益增张,故多华辞不经。”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询访遗跡,飜覆再三,事皆摭实,輒编録成传,以资好事。”

⒓ 谓热心助人。

汉应劭《风俗通·穷通·司徒中山祝恬》:“今君所苦沉结,困无医师。闻汲令好事,欲望语之。”
晋皇甫谧《高士传·向长》:“贫无资食,好事者更馈焉,受之;取足而反其餘。”
宋陆游《贫病》诗:“好事邻僧勤送米,过门溪友强留鱼。”
《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他一时急闷,饥渴难当,不由得一声哭喊,被这位好事的姑娘听见,就寻声搜寻出来。”

⒔ 指热心助人的人。

清严有禧《漱华随笔·狄云汉》:“每闭户断炊,吟啸不輟,好事或餽之,非其义不受也。”

国语辞典

喜庆之事。

网络解释

好事

  • “好事”一词通常指君王施恩于亲族的事; 值得称道、于世有益的事;喜庆事;特指男女欢会或婚配或打醮、超度、祈福消灾之类宗教法事活动。
  • 分字解释


    ※ "好事"的意思解释、好事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