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犯而不校犯而不校的意思
fàn ér jiào

犯而不校


拼音fàn ér bù jiào
结构复杂式成语
感情中性成语
热度常用成语
字数四字
年代古代成语

意思解释

  • 解释:

    犯:冒犯;校:计较。别人冒犯了;也不计较。

  •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 语法:

    犯而不校复杂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示例:

    惠养民道:“犯而不校,何以罚为?”大家微笑,各自散去。(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五回)


  • 出处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春秋·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泰伯》


    成语故事

    曾参和颜回都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他俩又是好朋友。后来曾参常常追想起他们的同窗生活,每当想起颜回,对他的学问、为人都很钦佩。他说:“把自己能够的事体,问那不能够的人;把自己多的才学,问那少才学的人;有人好象没有,实的好象虚的;能犯我并不去计较,以前我的朋友颜回曾经做过这等事了。”


    字义分解


    犯而不校的意思,犯而不校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