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iān bēng dì xiàn
结构联合式成语
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同“天崩地坼”。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此人善造火炮,能去十四五里远近,石炮落处,天崩地陷,山倒石裂。”
天崩地陷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35回:“周丑孩在水圪凹里,瞧的清,看的明,猛力把雷绳一拉,天崩地陷般的一声巨响,六个敌人应声倒地。”
命石宣祈于山川,因而游猎···季龙从其后宫升陵霄观望之,笑曰:“我家父子如是,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但抱子弄孙为乐耳!”
-----唐·房玄龄等·《晋书·石季龙载记下》
周烈王时期,诸侯的势力逐渐膨胀,周王朝只能依赖诸侯的施舍维持生计。在这些诸侯中,齐国的实力最为强大。齐威王对其他诸侯和天子没有有丝毫的怠慢,每年朝拜周天子时,他总是第一个沐浴斋戒,带着丰厚的礼物,恭敬地进入朝堂。其他诸侯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效仿他,齐威王也因此赢得了“仁义之士”的美誉。周烈王去世后,按照礼节,各国诸侯都应前往吊唁,这次齐威王却没有带头,而是等到其他国家都去过了他才去。新登基的天子年轻气盛,派出使者前往齐国问罪。使者传达天子的旨意说:“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藩之臣田婴,齐后至则斫之。”意思是,天子驾崩,如同天地崩塌,你却姗姗来迟,应当斩首!这便是成语“天崩地坼”的由来,也称“天崩地陷”、“地坼天崩”等,用来比喻巨大的灾难或令人震惊的重大变故,也比喻巨大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