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杜口裹足杜口裹足的意思
kǒu guǒ

杜口裹足


拼音dù kǒu guǒ zú
结构联合式成语
感情中性成语
热度生僻成语
字数四字
年代古代成语

意思解释

  • 解释:

    杜口:闭住嘴;裹足:止步不前。闭着嘴不敢说,停住脚不敢走。比喻有顾虑而不敢接近,远远避开。

  •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三》:“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

  • 语法:

    杜口裹足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十分害怕。

  • 示例:

    她被吓得杜口裹足不敢出门

  • 英语:

    too frightened to speak or move

  • 近义词:

    闭口不言


出处

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


成语故事

战国时魏国有位长于辩论的人, 叫范睢。他本来在中大夫须贾门下做事, 后来因为受了冤屈, 就改名换姓逃到了秦国。当时的秦国, 昭王母亲宣太后的兄弟、宠儿等有四个人的权力很大,他们的财富大大超过了国王。范睢针对这一情况, 上书昭王, 请求面谈。昭王派车接来了范睢, 叱退了左右, 这时范睢才直接从正面谈了关于君臣、骨肉至亲间的大事。范睢指出:“这件事今天说了, 明天可能就有杀身之祸。但只要我说的对秦国有利, 即使因此被杀, 这又有什么可怕呢? 我所顾虑的是, 如果天下有才能的人, 看见我为秦国尽忠,反而遭杀, 那么他们从此就会闭口不说, 或者绑了自己的手脚, 不再为秦国效力了。”秦昭王听了, 即拜范睢为相, 并将那四个人的权力收归自己了。


字义分解


杜口裹足的意思,杜口裹足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