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外厉内荏外厉内荏的意思
wài nèi rěn

外厉内荏


拼音wài lì nèi rěn
结构联合式成语
感情中性成语
热度一般成语
字数四字
年代古代成语

意思解释

  • 解释:

    表面强硬而内心虚弱。

  •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郎剀传》:“今三公皆令色足恭,外厉内荏,以虚事上,无佐国之实,故清浊而寒温不效也。”

  • 语法:

    外厉内荏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 出处

    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春秋·孔子等·《论语·阳货》


    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色厉内荏”确实源自于《论语·阳货》中孔子的深刻见解。孔子在探讨人的品性时指出:“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某些人外在表现强硬,但内心却极为脆弱的现象。如果将这种人比作小人,那么他们就如同那些挖墙洞行窃的盗贼一般。他们因为害怕失败、担忧被拒绝或其他种种原因,而表现出过度的自信,尽管他们的表面看起来十分强硬,但实则缺乏坚实的实力与内在的坚定。成语“色厉内荏”正是基于这一思想而来,它也被称作“外厉内荏”或“色厉胆薄”,其中“色”代表外表、神色,“厉”意味着严厉、强硬,“荏”则指内心怯弱、软弱。这个成语精准地描绘了那些外表强硬但内心脆弱的人,提醒我们在判断他人时,不应只看其表面,而应深入了解其内在的真实品质。


    字义分解


    外厉内荏的意思,外厉内荏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