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ǐ bù dǒu sù
结构联合式成语
比喻兄弟不和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引民间歌:“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尺布斗粟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兄弟不和。
至若淮南迁蜀而死,天子闻尺布斗粟之谣,辄食甚哀。(明 赵弼《酆都报应录》)
brothers at loggerheads
尺缕斗粟、兄弟阋墙、阋墙之祸
兄友弟恭、手足情深、手足之情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相容。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汉文帝时期,文帝之弟淮南王刘长因罪被流放至封地。大臣袁盎向文帝进谏说:“淮南王性格刚烈,若严厉处置,恐途中丧命,有损您的名声。”因此,文帝决定赦免淮南王,但此时囚车已离京很远。 淮南王的囚车经过各县,县令均奉命不让淮南王下车吃饭、休息。淮南王无法忍受,最终绝食而死。文帝得知后悲痛欲绝,严惩县令以谢天下。后来,民间流传着一首民歌:“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能相容。”意思是:一尺布,可以缝在一起;一斗粟,可以一起舂。然而兄弟二人,却不能和睦相处。文帝听到后,叹息说:“我不徇私情是为了天下,可天下人却不理解,以为我囚禁淮南王,是贪图他的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