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咬文啮字咬文啮字的意思
yǎo wén niè

咬文啮字


拼音yǎo wén niè zì
结构联合式成语
感情贬义成语
热度一般成语
字数四字
年代近代成语

意思解释

  • 解释:

    见“咬文嚼字”。

  • 出处:

    胡适《<水浒传>考证》:“我又最恨人家咬文啮字的评文,但我却又有点‘考据癖’。”

  • 语法:

    咬文啮字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死扣字眼。


  • 出处

    (女怒之以目曰)此岂君咬文啮字之地耶?往来人杂,宁无多露之畏耶?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一一·船女奇缘》


    成语故事

    在晋朝,陶侃是一位有抱负但家境贫寒的人。某日,他欲邀请一位资深学者来家中作客,却因囊中羞涩而苦恼。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将“信”字写下并前往富有的韩夫人家中典当以换取资金。韩夫人见陶侃仪表堂堂、谈吐不凡,认为他是可塑之才,便慷慨解囊。然而,陶母得知此事后,虽然表面上责备陶侃,认为他不应以“信”字为抵押,但她心里清楚陶侃的良苦用心,并希望能妥善款待那位学者。于是,在陶侃离开后,陶母毅然剪下自己的长发,拿到市集上去变卖。恰巧,她在市集上遇到了韩夫人。韩夫人不解地问及陶母为何责备陶侃,陶母便解释说:“陶侃可能也与你一样,认为我过于计较这‘信’字。但在我看来,无论男女,‘信’字都是立人之本,是赢得他人尊重的关键。我们怎能轻视它呢?” 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广为流传的成语“咬文嚼字”,也称作“咬文啮字”或“咬文咂字”,用以形容在文字上过分推敲,过于关注细节而忽略整体意义。这既可能是对文字艺术的精细研究,也可能是对人讲话时过分卖弄学识的讽刺。


    字义分解


    咬文啮字的意思,咬文啮字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