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强弩之末强弩之末的意思
qiáng zhī

强弩之末


拼音qiáng nǔ zhī mò
结构偏正式成语
感情贬义成语
热度常用成语
字数四字
年代古代成语

意思解释

  • 解释:

    弩:古代用机械发箭的弓;末:指箭射出后的最末一段射程时;失去了攻击力。用强劲的弓射出的箭;射程已到尽头。比喻原本强大;可现在已衰竭无力了。

  •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韩安国传》:“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

  • 语法:

    强弩之末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 示例:

    至于军阀,那是强弩之末了。(欧阳山《三家巷》二四)


  • 出处

    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

    -----西汉·司马迁·《史记·韩安国列传》


    成语故事

    西汉时代有一个叫韩安国的人,在梁共王时,由于触犯了国法,被削去官职,闲居在故乡城安(今河南省兰考县)。一直到刘彻做皇帝(汉武帝),田蚡做太尉,他贿赂田蚡,田蚡在武帝面前替他美言,武帝派他做了北地都尉;又调做大司农。没过多长时间,由于他平乱有功,又升做御史大夫。这时,匈奴派使者到汉朝来请求和亲,武帝叫大臣们议论这件事。有个名叫王恢的,曾经在边疆做过几年官,对于匈奴的情况很熟悉,不仅要求不答应,还要派兵去讨伐。韩安国却反对说:“现在匈奴依仗兵力的强大,抱着凶险的企图,流动不定,很难制服。我们假如跑过几千里的地方去打它,人马都会因此十分疲困;而匈奴正可以以逸待劳。比如箭矢到了最后没力量的时候,连极薄的绸子也穿不透;狂风的尾力,连极轻的羽毛也吹不动。不是它本来没有力量,而是到了最后,力量衰弱了。所以用兵讨伐匈奴不是好办法,应该答应和亲。”大家都同意这见解,后来也就决定对匈奴采用和亲的办法。


    字义分解


    强弩之末的意思,强弩之末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