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骨扬灰
意思解释
解释:
烧掉尸骨,扬弃骨灰。形容非常仇视。
出处:
《梁书·侯景传》:“曝尸于建康市,百姓争取屠脍啖食,焚骨扬灰。”
语法:
焚骨扬灰作谓语、宾语;形容非常仇视。
示例:
明·李东阳《腹中剑》:“肃宗克长安日,欲敕诸将发林甫冢,焚骨扬灰。”
出处
曝尸于建康市,百姓争取屠脍啖食,焚骨扬灰。
-----唐·姚察、姚思廉·《梁书·侯景传》
成语故事
《梁书·侯景传》中详细记载了一段悲惨而震撼的历史。朔方人侯景,初时投靠了梁帝萧衍,然而不久后却反叛,攻占了梁地的寿春,并自立萧正国为帝,自己则自任相国。在攻破东府城后,他残忍地将城内的官员杀害,并将他们的尸体赤身裸体地摆放在城门两侧,以此恐吓城内外的百姓。当梁军与叛军交战时,叛军的粮食供应几乎断绝。为了拖延时间,侯景巧妙地伪装投降,而萧衍在儿子萧纲的力劝下,决定接受和谈。然而,这只是一个权宜之计。当和议达成,梁军撤退之际,侯景却在粮食运到后,立即撕毁盟约,再次发动攻击。更为残忍的是,侯景命令手下每攻破一城,就屠尽一城,以这种极端手段来树立自己的“威名”。他的暴行让百姓们生活在恐惧之中,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最终,侯景的军队被萧绎的军队击败。侯景死后,身首异处,其下场极其悲惨。萧绎为了发泄对侯景的愤恨,下令将其腹内装满五斗盐,然后将这具残破的尸体送到建康城示众。百姓们对侯景的恨意难以言表,他们纷纷上前,争抢着撕咬他的肉,直到只剩下白骨。这些白骨随后被焚烧成灰,随风飘散。这段历史被后人铭记,逐渐形成了“焚骨扬灰”这一成语,用以形容采用极端手段处理事情,或表达极度的愤恨和报复心理。这个成语也被称作“焚尸扬灰”,流传至今,仍被人们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