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ǎo xué lí tíng
结构联合式成语
扫荡其居处,犁平其庭院。比喻彻底摧毁敌方。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2回:“有此机会,扫穴犁庭,指顾间事。”
扫穴犁庭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炮车轰击,一举而廓清之,最是扫穴犁庭的利器!”
conquer an independent country
犁庭扫穴
且谓蕞尔土司,即扫穴犁庭,不足示武。
-----清·魏源·《圣武记》
扬雄在进谏中强调,历史上的秦始皇虽命蒙恬率领40万大军征讨匈奴并修筑长城,却未能确保边陲的永久安宁。汉高祖虽亲自领兵对抗匈奴,却不慎被冒顿单于引入伏击圈。直至汉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北征长达十余年,才成功将匈奴逐出汉朝边境。扬雄进一步指出,与其他部族作战时,往往能迅速取得胜利,无论是短至十天半月,还是长至半年,都能摧毁对方力量,彻底清除其王庭和住所,从而根除后患。然而,匈奴作为强大的敌人,历代君王都对其持有高度警惕,担忧拒绝单于朝见可能引发匈奴的怨恨,进而威胁边境的安全。最终,汉哀帝听取了扬雄的建议,亲自接见了匈奴使者,并同意了单于的朝见请求。由此,“犁庭扫闾”这一成语诞生,它象征着彻底摧毁敌人,也常被写作“犁庭扫穴”或“扫穴犁庭”等,用以表达相同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