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囫囵吞枣囫囵吞枣的意思
lún tūn zǎo

囫囵吞枣


拼音hú lún tūn zǎo
结构偏正式成语
感情贬义成语
热度常用成语
字数四字
年代古代成语

意思解释

  • 解释:

    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识。

  • 出处:

    宋 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囵吞个枣。”

  • 语法:

    囫囵吞枣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

  • 示例:

    读书要善于思考,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 英语:

    lap up information without digesting it

  • 日语:

    なつめを丸(まる)のまま飲み込む;(読書内容などを)ろくに検討(けんとう)もせずうのみにする

  • 俄语:

    воспринимать без разбóру

  • 其他:

    <德>eine Dattel hinunterschlucken,ohne sie zu kauen-etwas lesen,ohne es zu verstehen<法>manger les jujubes sans les mǎcher

  • 近义词:

    不求甚解、生吞活剥、走马观花、一知半解、生搬硬套

  • 反义词:

    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融会贯通、穷原竟委、寻根究底、举一反三、字斟句酌、一丝不苟


出处

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宋·圆悟禅师·《碧岩录》


成语故事

《碧岩录》中记载了一则有趣的故事,用以警示人们在学习或理解事物时,切莫“囫囵吞枣”。故事发生在一个水果摊前,摊主热心地建议顾客们多样化选择水果,他提到梨子对牙齿有益但过量会伤心脾,枣子则对心脾有益但过量会伤牙齿。顾客们对此议论纷纷,其中一人提出了一个看似聪明的解决办法:吃梨时只咀嚼不咽下,以避免伤害心脾;吃枣时则只吞下不咀嚼,以避免伤害牙齿。这个建议一出,便引来众人哄笑,因为这种方式显然忽略了食物本身应有的消化过程,显得荒谬至极。 这个故事所衍生的成语“囫囵吞枣”,后来便用来比喻那些在学习或理解事物时,不加分析思考、笼统接受、食而不化的人。它警示我们在面对新知识或信息时,要保持批判性思维,深入理解其内涵,而非简单地囫囵吞枣般地接受。


字义分解


囫囵吞枣的意思,囫囵吞枣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