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ī chóu bù tǔ
结构
筹:筹划、计谋。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宋史·蔡幼学传》:“其极至于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其极至于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元·脱脱、阿鲁图等·《宋史·蔡幼学传》
蔡幼学,这位来自宋朝瑞安的学者,在孝宗乾道年间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并最终官至兵部尚书。当宁宗皇帝即位时,他鼓励直言进谏,蔡幼学便上奏陈述了为君之道的三大要素:孝顺父母、任用贤才、宽待百姓。其中,他特别强调了任贤的重要性。他在奏章中写道:“前些年,正直的君子们被小人暗中陷害,因此被排挤在外。这导致原本有能力有所作为的大臣们因为害怕被视为制造事端而不敢有所行动。而那些与皇上亲近的臣子,本应忠诚进谏,却因直言不讳而遭到遗弃。这种情况最终使得皇上在治理国家时变得束手无策,朝廷之中虽有许多王公大臣,却无一人能提出有效的计策。” 后来,“一筹莫展”这个成语便由《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传・蔡幼学》中提到的“一筹不吐”演变而来。这个成语用来形象地描述在困难或复杂的情况下,一个人或团体因为无法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而显得束手无策、毫无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