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片瓦无存”。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那婆子被蒋家打得个片瓦不留,婆子安身不牢,也搬在隔县去了。”
片瓦不留作定语、状语;用于战争或灾难等。
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第89回:“臣闻武卫军中有大炮,若攻使馆,立即片瓦不留。”
况城邑焚毁,片瓦不存,所过山林,林木匮乏。城之甚劳,未见其利。
-----元·脱脱、阿鲁图·《宋史·钱若水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