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ú dì fàng shǐ
结构偏正式成语
的:靶心;矢:箭。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
清 梁启超《中日交涉汇评》:“如是,则吾本篇所论纯为无的放矢,直拉杂摧烧之可耳。”
无的放矢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行不能自修,而欲百姓修行者,是犹无的而责射中也。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苏绰传》
刘禹锡在《答容州窦中丞书》中深刻描绘了一个场景:“如今,学者们彼此攻讦,争论之声此起彼伏,犹如夏日蝉鸣般喧嚣不息。他们的行为,无异于将满弓之箭射向无物的空中,那究竟他们的目标是什么呢?”这段话描绘出了当时学术界的一种盲目和无序,他们的争论和攻击似乎没有明确的焦点和目标。 后来,这种情境被概括为“无的放矢”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任何没有明确目标或方向的行动或言论,它们就像射向空中的箭矢,无法命中任何目标,也缺乏实际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