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é shǒu xiāng qìng
结构偏正式成语
见“额手称庆”。
清·王韬《淞滨琐话·卢双月》:“泥金高揭,邻里喧哗,挤庭下几满。喜极入告,额手相庆。”
额手相庆作宾语、谓语、定语、状语;指令人称快的事。
不抵抗将军下台,上峰易人,我士兵莫不额手相庆。鲁迅《伪自由书·“有名无实”的反驳》
raise one's hand to one's forehead in joy
额手称颂、额手称庆
墀就敏中厅问其事,皞益不挠。墀以手加额于皞,赏其孤直。
-----唐·裴庭裕·《东观奏记·卷上》
在《东观奏记·卷上》中,有这样一个记载:唐大中二年,太皇太后郭氏在兴庆宫离世。鉴于唐宣宗并不希望将郭太后与唐宪宗合葬,负责丧礼的官员们提出了一个建议,即把郭太后安葬在景陵的外园。然而,大臣王皞却坚决反对这一建议,他主张郭太后应当与唐宪宗合葬于景陵,并且他们的神主像也应该安放在一起。这一主张引起了唐宣宗的不满。宰相白敏中因此召见了王皞,对他进行了严厉的质问和指责。但王皞并未屈服,他坚定地说:“太皇太后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孙女,她在宪宗皇帝还是太子时就已为正妃。尽管宪宗皇帝的去世有些疑云,但郭氏作为天下之母,历经五朝,我们不能因不明不白的事而违背礼制安葬她。”随后,另一位宰相周墀前来白敏中的厅堂了解事情的始末。他看到王皞激烈争辩的场面,不禁抬手放在额头,表达了对王皞孤直之性的赞赏。然而,尽管王皞的立场得到了周墀的认可,但他最终还是因此被贬官。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成语“额手称庆”,或者称为“额手相庆”、“额手称颂”等,意指双手合十置于额头前,以表示庆幸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