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惶诚恐
意思解释
解释:
诚:确实;惶:害怕;恐:畏惧。原指封建官吏给皇帝上奏章时用的客套话;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
出处:
南朝 宋范晔《后汉书 杜诗传》:“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语法:
诚惶诚恐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带有幽默或讽刺的意味。
示例:
一些成了惊弓之鸟的部员们算也诚惶诚恐地先后把那段危险的地面通过了。(郭沫若《北伐途中》二十一)
英语:
really afraid and trembling
日语:
恐(おそ)れ蕑(い)ってびくびくするさま,うやうやしくかしこまるさま
近义词:
惊惶失措、惶恐不安、胆战心惊、坐卧不宁、坐卧不安
反义词:
处之泰然、心安理得
出处
臣冲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汉·许冲·《上说文解字书》
成语故事
在《后汉书·杜诗传》的记载中,我们了解到一个关于杜诗的故事。杜诗,一位汉代时期的杰出人才,自幼便勤奋学习,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因此,他得到了皇帝刘秀的赏识,并被任命为南阳太守。在担任太守期间,杜诗全心投入工作,致力于改善民生和治理地方,赢得了百姓的普遍赞誉和尊敬。然而,他内心却深感自责,认为自己并未完全履行好职责,未能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因此,他主动向刘秀上书,请求将自己降职为县令。在这封奏章中,杜诗写道:“我未能妥善地牧养百姓,履行职务未达到预期效果,长久地占据着这个职位,却让那些有功之臣心生不满,我对此深感惶恐和不安。”这段话充分表达了他对自己工作的谦虚态度和对君王及功臣们的敬畏之心。后来,“诚惶诚恐”这个成语逐渐流传开来,最初是臣子在给君王上奏章时常用的表达,既表达了对君王的尊敬和服从,又透露出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如今,这个成语已经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处理事务时极端小心、谨慎,甚至到了恐惧不安的程度。有时也写作“诚惶诚惧”,意思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