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ù bù shí yí
结构紧缩式成语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汉 贾谊《新书 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狱讼。”
路不拾遗紧缩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形容社会风气好。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方瞻仰,称为西方圣人。(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一回)
no one picks up and pockets anything lost on the road
道(みち)で人(ひと)が落とした物をだれも拾(ひろ)わない
на дороге не берут потерянного
夜不闭户、拾金不昧
世风日下、顺手牵羊
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在盛唐时期,一群旅人风尘仆仆地穿越武阳地区。途中,由于匆忙赶路,其中一人不慎将一件衣物遗失在了路边。当他们意识到衣物丢失,并已经行进了数十里之后,心中满是懊悔与焦虑。 此时,一位当地的老人见状,微笑着安慰他们说:“我武阳之地,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尔等若速速折返,衣物定能寻回。”老人的话中充满了对武阳地区高尚民风的自信。 旅人们听罢,心中稍安,急忙按原路返回。果不其然,在失物之处,他们找到了那件衣物,完好无损地躺在那里,仿佛等待着主人的归来。 这个故事中的“路不拾遗”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话,它形象地描绘了武阳地区人民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淳朴的民风。即使是在路上遗失了物品,也无人会起贪念,而是会主动归还给失主。这种社会风气,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尊重,也彰显了一个时代的文明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