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西山日薄西山日薄的意思
shān báo

西山日薄


拼音xī shān rì báo
结构偏正式成语
感情中性成语
热度一般成语
字数四字
年代古代成语

意思解释

  • 解释:

    薄:逼近。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 出处:

    宋·洪咨夔《风流子》词:“世事几番新局面,看底欲高三著。况转首,西山日薄。”

  • 语法:

    西山日薄作谓语、宾语、补语;指临近死亡。


  • 出处

    世事几番新局面,看底却高三著。况转首,西山日薄。

    -----宋·洪咨夔·《贺新郎》词


    成语故事

    扬雄,一代文豪,学识渊博,才情横溢。最初,他深受司马相如作品的影响,其创作的赋诗亦多承司马相如之风。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于屈原的独特文采产生了更为深厚的共鸣。屈原,生于乱世之中,才华横溢却屡遭冷落,终在无尽的失望与绝望中选择了投江自尽。扬雄对此深感痛惜,他虽淡泊名利,但更坚信人的命运虽有天定,却也不应轻易放弃抗争。在阅读《离骚》时,他被屈原的忠诚与怀才不遇的悲情深深打动,但并不赞同屈原选择放弃生命的行为。在扬雄的创作中,他常常引用《离骚》中的词句,以细腻的笔触表达屈原内心的无奈与生命的短暂,以及他无法施展抱负的苦闷。他巧妙地运用太阳西沉的景象,将其与屈原的生命相映照,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衰亡的不可避免。这一深刻的比喻,后来逐渐演变为我们所熟知的成语“日薄西山”,也被称为“西山日薄”等,用以形容人或事物即将耗尽生命力,步入衰亡的境地。扬雄以他的才情与智慧,将屈原的悲情与生命的哲理相结合,为我们留下了这一富有深意的成语。


    字义分解


    西山日薄的意思,西山日薄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