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龙骧虎啸 |
解释:喻气概威武。出处:清·汉血愁予《崖山哀·胡闹》:“忽必烈坐宝帐龙骧虎啸,占住了燕京城铁裹铜包。”语法:... |
即闲游山水,杖锡所至,随缘任意,水边树下,称性挥麈,若龙骧虎啸,风动云从。-----明·释德清·《雪浪法师恩公... |
龙骧虎跱 |
解释:雄踞貌。
... |
龙骧虎跱,蛇豕屏窜。-----明·方孝孺·《春秋诸君子赞·公子友》... |
龙心凤肝 |
解释:喻指极珍贵稀有的名菜。出处:京剧《乌龙院》第三场:“想我们这样人家,吃的是鸡鸭鱼肉,也就是啦,难道说,... |
想咱们这样人家,吃的是鸡鸭鱼肉,也就是啦,难道说,还要吃什么龙心凤肝不成吗?-----·佚名·京剧《乌龙院》... |
龙言凤语 |
解释: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 |
轻轻濛濛,龙言凤语何从容,耳有响兮目无踪。-----唐·鲍溶·《会仙歌》... |
龙御上宾 |
解释:见“龙驭上宾”。出处:《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 |
三位还未得知,今上皇帝,龙御上宾了!-----近代·吴趼人·《痛史》... |
龙跃鸿矫 |
解释:喻高举远逝。出处:明·王世贞《说部》:“东方朔、阮籍其善处难者乎?既弗能避,又弗欲免,曷不龙跃鸿矫哉?... |
东方朔、阮籍其善处难者乎?既弗能避,又弗欲浼,曷不龙跃鸿矫哉?-----明·王世贞·《说部》... |
龙章凤彩 |
解释:不凡的仪表风采。出处:唐·邵混之《元氏县令庞君清德碑》:“君纯德天资,大材灵降,龙章凤彩,凝脂点漆。”... |
君纯德天资,大材灵降,龙章凤彩,凝脂点漆。-----唐·邵混之·《元氏县令庞君清德碑》... |
龙争虎斗 |
解释: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出处: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 |
分裂诸夏,龙战虎争。-----汉·班固·《答宾戏》... |
龙姿凤采 |
解释:形容姿态风采非凡。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15回:“陶安见太祖龙姿凤采,也自羡得所主。”语法:龙姿凤... |
负揭日月,抑扬宵汉,龙姿凤采,焕若丽天。-----南朝·沈约·《齐武帝谥议》... |
龙断可登 |
解释:谓可经营得利。龙,通“垄”。
... |
... |
龙蹲虎踞 |
解释:犹言龙盘虎踞。出处:宋·丁开《建业》诗:“龙蹲虎踞江山大,马去牛来社稷空。”语法:龙蹲虎踞作宾语、定语... |
龙蹲虎踞江山大,马去牛来社稷空。-----宋·丁开·《建业》诗... |
龙幡虎纛 |
解释:将帅之旗。出处:明·陈子龙《少将行》:“五营画戟青茫茫,龙幡虎纛云霞墙。”语法:龙幡虎纛作宾语、定语;... |
五营画戟青茫茫,龙幡虎纛云霞墙。-----明·陈子龙·《少将行》... |
龙飞虎跳 |
解释:喻笔势遒劲奔放。出处: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龙飞虎跳之喻,尚未足云,洵书中集大成手也。”语法:... |
右将军(王羲之)陶铸百家,出入万类,信手拈来,无不如意。龙飞虎跳之喻,尚未足云,洵书中集大成手也。-----明... |
龙鬼蛇神 |
解释:喻奇诡怪僻。出处: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说·铁崖先生杨维桢》:“所作古乐府辞,隐然有旷世金石声,又时出... |
... |
龙翰凤雏 |
解释:喻杰出的人才。出处: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颜冉龙翰凤雏,曾史兰薰雪白。”语法:龙翰凤雏作宾语... |
... |
龙楼凤城 |
解释:犹言龙楼凤池。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论文章围棘堪驰骋,愿藏身龙楼凤城。”语法:龙楼凤城作... |
论文章围棘堪驰骋,愿藏身龙楼凤城。-----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 |
龙盘凤舞 |
解释:喻山川雄踞蜿蜒,有王者气象。出处:宋·方千里《西河·钱塘》词:“都会地,东南王气须记。龙盘凤舞到钱塘,... |
都会地,东南王气须记。龙盘凤舞到钱塘,瑞烟回起。-----宋·方千里·《西河·钱塘》词... |
龙盘凤逸 |
解释:喻怀才不遇。出处: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即声誉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
一登龙门,即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唐·李白·《与韩荆州书》... |
龙盘凤翥 |
解释:①喻山势雄壮蜿蜒。指王者的气象。②喻书法笔势飞动貌。出处:后晋·沈昫《旧唐书·玄宗纪》:“初,上皇亲拜... |
初,上皇亲拜五陵,至桥陵,见金粟山有龙盘凤翥之势。-----五代·沈昫·《旧唐书·玄宗纪》... |
龙蟠凤逸 |
解释:如龙盘曲,如凤深藏。比喻有才能而没有人赏识。出处:唐 李白《与韩刑州书》:“一登龙门,即声誉十倍,所以... |
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唐·李白·《李太白全集·二六·与韩荆州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