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怯声怯气 |
解释:形容说话的语气胆小而不自然。语法:怯声怯气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胆小。示例:他说话怯声怯气的,没见过什... |
... |
窃窃私议 |
解释:窃窃:偷偷;私:私下;议:议论。背地里小声议论。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一干人正在那里窃窃私... |
虽叛两使事,未尝以簿书为意,日引其党屏人切切细语,谋夺官者兵,以制四海之命。-----唐·韩愈·《顺宗实录·永... |
挈瓶之知 |
解释:挈瓶:汲水用的瓶,它装不了多少水。比喻知识浅薄,不能深明事理。出处:《左传·昭公七年》:“虽有挈瓶之知... |
虽有挈瓶之知(智),守不假器,礼也。-----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 |
锲而不舍 |
解释: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锲而舍之,朽木... |
... |
切齿拊心 |
解释:咬牙捶胸。极端痛恨貌。出处:《战国策·燕策三》:“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语法... |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汉·刘向等·《战国策·燕策三》... |
切齿痛恨 |
解释:牙齿互相摩擦。形容愤恨到了极点。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彼此俱有切齿之恨。”语法:切齿痛恨偏正... |
至于董家关亲的,见说着这话,一发切齿痛恨,自不必说了。-----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
切近的当 |
解释:①恰切得当。②谓意浅语实。
... |
至于圣贤格言,切近的当,昭晰明白,初不难晓。-----宋·陆九渊·《与刘深甫》... |
切理会心 |
解释:犹切理厌心。出处:宋·叶适《太学博士主君墓志铭》:“江淮士人零落,既闻君讲说,切理会心,坐席皆满。”语... |
江淮士人零落,既闻君讲说,切理会心,坐席皆满。-----宋·叶适·《太学博士主君墓志铭》... |
郄诜高第 |
解释:晋郄诜举贤良对策试,为天下第一。见《晋书·郄诜传》。后因以“郄诜高第”喻指科举高中,荣登榜首。
... |
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唐·房玄龄·《晋书·郄诜传》... |
窃玉偷花 |
解释:窃玉:指唐朝杨贵妃偷窃宁王玉笛。比喻男女私通出处:明·孟称舜《死里逃生》第一出:“你犯天条,窃玉偷花,... |
... |
箧书潜递 |
解释:谓秘密传递书信。 明 沈德符 《野獲编·科场二·阁试》:“而同鄉中篋書潛遞,露揭顯攻者,至不避友戚,... |
而同乡中箧书潜递,露揭显攻者,至不避友戚,年谊衰薄,终身切齿,往往见告。-----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二... |
切鈇之疑 |
解释:比喻凭主观臆断而产生的疑心或成见。出处:宋·张守《再乞罢言职求外状》:“身自贻于吏议,虽丹书幸免,宁无... |
... |
切齿嚼牙 |
解释:形容极端仇视或痛恨。 也形容把某种情绪或感觉竭力抑制住。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你可为甚么... |
你可为甚么切齿嚼牙恨?这是你自做的来有家难奔。-----元·秦简夫·《东堂老》... |
切切此布 |
解释:旧时布告末尾的套语。出处: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希望全体人民,一律安居乐业,切勿轻信谣言,自... |
... |
切切在心 |
解释:切切:形容情意恳切真挚。牢牢地记在心里。形容殷切的思念。出处:明 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一回:“不期被... |
自从父母亡过,那郑彩鸾也不知所何,小生常切切于心,不能见面。-----元·石子章·《竹坞听琴》... |
切中时弊 |
解释:切:切合;中:恰好对上;弊:弊病。刚好击中现时的弊病;比喻批评时事能击中要害。出处:宋 苏舜钦《诣匦疏... |
... |
切磋琢磨 |
解释:切:指加工骨头;磋:指加工象牙;琢:指加工玉石;磨:指加工石头。原指对玉石、象牙等的细加工;现指讨论问... |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毛亨传:“匪,文章貌;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道其学而成也,听其规谏... |
切理厌心 |
解释: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显附者,辞直义畅,切理厌心者也。”语... |
... |
切身体会 |
解释:指自身遇到的经验出处:浩然《艳阳天》第63章:“团支书这几句话,是她这一程子的切身体会。”语法:切身体... |
很多诸如“认贼作父”、“不稂不莠”等成语我都是那时学会准确运用的,并对“闻风丧胆”、“不打自招”之类的成语有了... |
窃钩窃国 |
解释: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出处:《庄子·胠箧》:“彼窃钩... |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战国·庄周·《庄子·胠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