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解释 出处
折鼎覆餗 解释:见“折足覆餗”。出处:《南史·张弘策传》:“拓怯而无断,喧弱而不才,折鼎覆餗,忮踵可待。”语法:折鼎覆...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谏。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折锐摧矜 解释:锐:锐利;矜:自尊自大。锐气和自尊遭到了打击。出处:《楚辞·九叹·忧苦)》:“留思北顾涕渐渐兮,折锐摧... 留思北顾涕渐渐兮,折锐摧矜,凝氾滥兮。-----汉·刘向·《楚辞·九叹·忧苦)》...
遮天蔽日 解释: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三回:“远远望见... 远远望见辽兵盖地而来,黑洞洞遮天蔽日,都是皂雕旗。-----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遮掩耳目 解释:见“遮人眼目”。出处: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听说事后执政府乘人不知,已将尸首掩埋了些,以图遮掩耳... ...
折戟沉沙 解释:戟:古代的一种兵器。戟被折断沉没在泥沙里。形容失败得十分惨重。出处:唐 杜牧《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唐·杜牧·《赤壁》诗...
辙乱旂靡 解释:形容军队溃败逃窜。同“辙乱旗靡”。 ... ...
辙乱旗靡 解释:辙:车辙;靡:倒下。车辙错乱,旗子倒下。形容军队溃败逃窜。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十年》:“吾视...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
着于竹帛 解释: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亦作“着乎竹帛”、“着之竹帛... ...
着书立说 解释:着:写作;立: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5回:“将南... ...
着人先鞭 解释:比喻做事情比别人抢先一步。出处:《晋书·刘琨传》:“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 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着鞭。”-----唐·房玄龄等·《晋...
着手成春 解释:一动手便有了春意。比喻诗人、画家才思高雅;也比喻医生医术高明。着:接触;挨上。出处:唐 司空图《二十四...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到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自然》...
辙环天下 解释:辙:车轮碾过的痕迹。乘车环游天下出处:唐·韩愈《进学解》:“昔者孟柯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干行。... ...
遮天盖地 解释:形容数量多,占的面积大。出处:严阵《竹矛 大旗歌》:“啊,团结的大旗,啊,我们遮天盖地的红云!”语法:遮... 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遮天盖地。”-----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志仁禅师》...
遮天盖日 解释:同“遮天蔽日”。出处:浩然《石山柏》:“眼看要走进另一道川,忽然间被一座遮天盖日的大山挡住了。”语法:遮... 眼看要走进另一道川,忽然间被一座遮天盖日的大山挡住了。-----当代·浩然·《石山柏》...
赭衣塞路 解释: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出处:《汉书·刑法志》:“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语法:赭衣塞路作宾... 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东汉·班固等·《汉书·刑法志》...
赭衣满道 解释:赭衣:赤褐色衣服,古代囚犯。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出处:《隋书、酷吏传序》:“昔秦任狱吏,赭... 昔秦任狱吏,赭衣满道。汉革其风,矫枉过正,禁网疏阔,遂漏吞舟。-----唐·魏征等·《隋书·酷吏传序》...
折桂攀蟾 解释:蟾:蟾蜍。折月中桂花,攀月中蟾蜍。比喻科举及第出处: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二折:“二哥哥枉展污了你那折... ...
遮遮掩掩 解释:指要隐瞒某种真相而行为不爽利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这里小姐,起初害羞,遮遮掩掩。今番背却... ...
折柳攀花 解释:折:断。比喻男子狎妓出处:元·周德清《蟾宫曲·别友》:“茶也无多,醋也无多,七件事尚且艰难,怎生教我折柳... 茶也无多,醋也无多,七件事尚且艰难,怎生教我折柳攀花?-----元·周德清·《蟾宫曲·别友》...
遮眼捕雀 解释:遮着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骗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