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
解释: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出处: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 |
我在1938年十月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曾经说过:“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这就是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解释: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出处:《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斐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
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 |
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鼾 |
解释:自己的势力范围,不容许别人沾手出处:《桯史·徐铉入聘》
... |
...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 |
解释: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 |
... |
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
解释:俗语。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五回:“留着我中甚么用!也不过像俗语... |
留着我中甚么用!也不过像俗语说的,“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罢了!”就是拼性命去干,现在的事也是弄不好的。-----... |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解释: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地混日子。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26回:“常言道,做了一天和尚撞了... |
... |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
解释: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地混日子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6回:“行者方丢了钟杵,笑道:‘你那里晓得... |
...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解释: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我... |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现代·毛泽东... |
祸从口出,患从口入 |
解释:指说错了话要惹祸,吃错了东西要生病。后多以强调言语必须谨慎。出处:《周易·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
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西周·佚名·《易·颐》... |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
解释:祸:灾祸。说话不小心就会招来灾祸,吃错东西就会生病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71卷:“谚有‘祸从口出,... |
谚有:“祸从口出,病从口入”,甚好。-----宋·黎靖德·《朱子语类》... |
好言自口,莠言自口 |
解释:莠言:坏话。好话出自他的口,坏话出自他的口。指人说话反复无常出处:《诗经·小雅·正月》:“好言自口,莠言... |
... |
呼牛也可,呼马也可 |
解释:呼:称呼;可:可以。叫我牛也好,叫我马也好,我不在乎。指不管别人说什么,自己还是按自己意愿去做出处:战国... |
...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解释: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出处:宋... |
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宋·洪迈·《容斋续...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
解释: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形:指身体;吊:慰问。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 |
何孤行之茕茕兮,孑不群而介立。-----汉·张衡·《思玄赋》... |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
解释:杖:用棍子打。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 |
... |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
解释:比喻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条件,就依靠什么条件生活。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自古道,靠山吃山... |
... |
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
解释:寒食:清明节;元宵:元宵节。早晚都像过节一样。形容生活奢华,整天寻欢作乐出处:元·白仁甫《梧桐雨》第一折... |
寡人自从得了杨妃,真所谓朝朝寒食,夜夜元宵也。-----元·白朴·《梧桐雨》... |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
解释:意为佛像的光彩要靠涂金,人样的俊俏要靠衣饰。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 |
常言道:佛是金装,人是衣装。-----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
解释:当:应当,应该;断:决断。指应该做出决断的时候不决断,就会产生祸乱。指做事应当机立断,否则就会贻害无穷出... |
道家之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乃是也。-----西汉·司马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
解释: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 |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