ào náo

懊憹


拼音ào náo
注音ㄠˋ ㄋㄠˊ

词语解释

亦作'懊侬'。
烦闷。
指烦闷的人。
乐府歌曲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懊儂”。

⒉ 烦闷。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目赤心热,甚则瞀闷懊憹,善暴死。”
宋朱肱《酒经》卷上:“北人不善偷甜,所以饮多令人膈上懊憹。”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章阿端》:“如是年餘,女忽病瞀闷,懊憹恍惚,如见鬼状。”
何垠注:“懊憹,心乱也。”

⒊ 指烦闷的人。

清纳兰性德《采桑子》词:“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閒窗伴懊儂。”

⒋ 乐府歌曲名。详“懊憹歌”。

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晋以来新曲颇众, 隋初尽归清乐,至唐武后时,旧曲存者,如《白雪》、《公莫》、《巴渝》、《白苧》、《子夜》、《团扇》、《懊憹》、《石城》……等六十三曲。”

网络解释

懊憹

  • 懊憹是汉语词汇,拼音是ào náo,意思是懊恼,烦闷。
  • 分字解释


    ※ "懊憹"的意思解释、懊憹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