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縻


拼音jī mí
注音ㄐ一 ㄇ一ˊ

词语解释

亦作“羁靡”。亦作“羇縻”。

系联。

束缚;控制。

拘禁。

指羁縻州。

笼络;怀柔。

亦作:羁靡羇縻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羈靡”。亦作“羇縻”。

⒉ 系联。

《汉书·郊祀志下》:“方士之候神入海求蓬莱者终无验……天子犹羈縻不絶,几遇其真。”
颜师古注:“羈縻,繫联之意。马络头曰羈也。牛靷曰縻。”

⒊ 笼络;怀柔。

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盖闻天子之牧夷狄也,其义羈縻勿絶而已。”
《汉书·匈奴传下》:“其慕义而贡献,则接之以礼让,羈靡不絶。”
《旧唐书·徐坚传》:“坚以蛮夷生梗,可以羈縻属之,未得同华夏之制,劳师远涉。”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喇嘛效顺最早,而其术盛行东土,又夙为蒙古诸部落所崇信,故优礼彼教政,以羈縻外藩。”
清龚自珍《对策》:“臣考三代之于荒服,羇縻之而已。”

⒋ 束缚;控制。

三国蜀诸葛亮《答法正书》:“文法羈縻,互相承奉。”
唐高适《奉和鹘赋》:“嗟日月之云迈,犹羈縻而见婴。”
清恽敬《三代因革论二》:“古者洪荒之世……政刑未备。羈縻所及,大者百里而已。”

⒌ 拘禁。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羈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清李渔《蜃中楼·授诀》:“朕见他是个有用之才,不忍加之屠戮,羈縻在洞庭东海之间。”

⒍ 指羁縻州。参见“羈縻州”。

唐皮日休《忧赋》:“是以先王谓之荒服,后嗣谓之羈縻。”
宋欧阳修《<五代职方考>序》:“唐之封疆远矣,前史备载,而羈縻寄治虚名之州在其间。”

国语辞典

縻,系牛的绳索。羁縻引申为牵制、维系。

网络解释

羁縻

  •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解释说:“羁,马络头也;縻,牛靷也”,引申为笼络控制。唐朝对西南少数民族采用羁縻政策,承认当地土著贵族,封以王侯,纳入朝廷管理。宋、元、明、清几个王朝称土司制度。
  • 1、系联。2、笼络;怀柔。3、束缚;控制。4、拘禁。5、指羁縻州。
  • 分字解释


    ※ "羁縻"的意思解释、羁縻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