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咄咄书空咄咄书空的意思
duō duō shū kōng

咄咄书空


拼音duō duō shū kōng
注音ㄉㄨㄛ ㄉㄨㄛ ㄕㄨ ㄎㄨㄥ
词性 成语

词语解释

《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后以"咄咄书空"形容失志﹑懊恨之态。

引证解释

⒈ 《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后以“咄咄书空”形容失志、懊恨之态。

宋王楙《野客丛书·殷浩失望》:“浩之出,不惟一事无立,而丧师辱国,殆有甚焉。朝野於是大失所望,削爵贬窜,固其宜也,而咄咄书空,不能自遣。”
清张岱《陶庵梦忆·包涵所》:“西湖大家何所不有, 西子有时亦贮金屋,‘咄咄书空’则穷措大耳。”
欧榘甲《新广东》五:“将来事成者出于他党,则此私会必致有咄咄书空之恨矣。”
章炳麟《梁园客》诗自注:“﹝梁鼎芬﹞既失志,有咄咄书空之感。去秋,遂因政变作符命数篇,诗以记之。”

网络解释

咄咄书空

  • 发音:duō duō shū kōng
  • 解释:形容失志、懊恨之态。
  •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情态
  • 成语解释

    解释:《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后以“咄咄书空”形容失志、懊恨之态。出处:《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语法:咄咄书空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情态。示例:[梁鼎芬]既失志,有咄咄书空之感,去秋,遂因政变作符命数篇,诗以记之。章炳麟《梁园客》诗自注...

    查看更多

    分字解释


    ※ "咄咄书空"的意思解释、咄咄书空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