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ié shù yī zhì
注音ㄅ一ㄝˊ ㄕㄨˋ 一 ㄓˋ
词性
成语
别树一帜
(1) 形容另创流派,自成一家
英
⒈ 亦作“别树一旗”。比喻与众不同,另成一家。
引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唐义山、香山、牧之、昌黎,同学杜者;今其诗集,都是别树一旗。”
清邹容《革命军》第二章:“中国士人,又有一种岸然道貌,根器特异,别树一帜,以号于众者。”
鲁迅《集外集拾遗·<新俄画选>小引》:“Gastev是主张善用时间,别树一帜的。”
原指独立一方的军队旗帜。后也称人的思想、学问有创见,自成一家。
如:「清朝的学术,别树一帜,号称为『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