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ng

鹦鹉


拼音yīng wǔ
注音一ㄥ ㄨˇ
词性 名词

词语解释

鹦鹉yīng wǔ

1.  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的许多属于鹦形目(Psittaciformes)的对趾足鸟,头圆,具有特别粗壮、弯曲而且有蜡膜的尖钩喙,上嘴大,常有羽冠,羽毛鲜艳多彩,能模仿人说话。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礼记》
parrot;

2.  酒器名。

空持暖玉擎鹦鹉。——明·何景明《明月篇》

引证解释

⒈ 鸟名。头圆,上嘴大,呈钩状,下嘴短小,舌大而软,羽毛色彩美丽,有白、赤、黄、绿等色。能效人语,主食果实。

《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羽篇》:“鸚鵡,能飞,众鸟趾前三后一,唯鸚鵡四趾齐分。凡鸟下瞼眨上,独此鸟两瞼俱动,如人目。”
清吴兰修《黄竹子传》:“竹窗昼静,鸚鵡呼茶,香奩之福地也。”

⒉ 比喻有才之士。

唐纪唐夫《送温庭筠尉方城》诗:“凤皇詔下虽霑命,鸚鵡才高却累身!”

⒊ 指鹦鹉杯。

南朝梁简文帝《答张缵谢示集书》:“车渠屡酌,鸚鵡骤倾。”
宋张元干《满庭芳·寿富枢密》词:“香檀缓,杯传鸚鵡,新月正娟娟。”
元刘永之《池阁独坐怀周伯宁诸公》诗:“鸚鵡怀深酌,空候想缓调。”

⒋ 指鹦鹉洲。

宋刘过《沁园春·送王玉良》词:“看飞鳧仙子,张帆直上, 周郎赤壁,鸚鵡汀洲。”
宋姜夔《清波引》词序:“予久客古沔,沧浪之烟雨, 鸚鵡之草树, 头陀、黄鹤之伟观, 郎官、大别之幽处,无一日不在心目间。”

⒌ 指汉袮衡所作《鹦鹉赋》。

唐杜甫《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健笔凌《鸚鵡》,銛锋莹鷿鵜。”
仇兆鳌注:“《后汉书》:禰衡在黄祖座,作《鸚鵡赋》,笔不停輟,文不加点。”

国语辞典

动物名。鸟纲鹦鹉目。体长约三十公分,嘴大而短,上嘴钩曲覆下嘴,舌肥厚,善学人语。羽毛有白、红、黄、绿等色。栖于热带森林或岩洞树穴中。

网络解释

鹦鹉 (鹦形目动物)

  • 鹦鹉是鹦形目(学名:Psittaciformes)众多羽毛艳丽、爱叫的鸟。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羽色鲜艳,常被作为宠物饲养。它们以其美丽的羽毛,善学人语技能的特点,更为人们所欣赏和钟爱。鹦鹉中体形最大的当属紫蓝金刚鹦鹉,体长可达100厘米,最小的是蓝冠短尾鹦鹉 ,体长仅有12厘米。
  • 大多数鹦鹉主食树上或者地面上的植物果实、种子、坚果、浆果、嫩芽嫩枝等,兼食少量昆虫。吸蜜鹦鹉类则主食花粉、花蜜及柔软多汁的果实。
  • 鹦鹉类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分布在温、亚热、热带的广大地域。种类非常繁多,有2科、82属、358种,是鸟纲最大的科之一。主要分布于热带森林中。在南半球有些种类扩展到温带地区,也有一些种类分布到遥远的海岛上。鹦鹉在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种类最多,在非洲和亚洲种类要少得多,但在非洲却有一些很有名的种类,如灰鹦鹉、情侣鹦鹉、牡丹鹦鹉。拉丁美洲的鹦鹉中最著名的是各种大型的金刚鹦鹉。大洋洲的鹦鹉比拉丁美洲更加多样化。
  • 分字解释


    ※ "鹦鹉"的意思解释、鹦鹉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