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取


拼音bù qǔ
注音ㄅㄨˋ ㄑㄨˇ

词语解释

不赞成;不采取。

引证解释

⒈ 不赞成;不采取。

《汉书·文帝纪》:“今不选举焉,而曰必子,人其以朕为忘贤有德者,而专於子,非所以忧天下也。朕甚不取。”
颜师古注:“不取,犹言不用此为善也。”
明何景明《拟与藩司论救荒书》:“窃於执事有不取焉。”
茅盾《子夜》五:“如果这大规模计划本身是建筑在空虚的又一大规模计划上,那也是他所不取的。”

国语辞典

不拿。

如:「不是他应得的东西,他是一介不取的。」

网络解释

不取

  • 不取,汉语词语,拼音bù qǔ,指不赞成;不采取。
  • 分字解释


    ※ "不取"的意思解释、不取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 1、我终身为官,非我应有,一介不取。
  • 2、孔繁森同志是个一介不取的人。
  • 3、靠劳动所得,过温饱生活,不取不义之财,不作非分之想。也作“非分之念”。
  • 4、他除了应得的东西,一介不取,是个清廉的君子。
  • 5、参观先进单位不取点经,岂不是宝山空回。
  • 6、张明每天都在这十字路口为人们修车,分文不取,大家都夸他是雷锋式的好少年。
  • 7、你给我办这么大的事,还分文不取,真让我过意不去。
  • 8、那些辞采华丽、骈四俪六、极尽雕琢之能事的六朝骈文,因思想贫乏而为后代人们所不取。
  • 9、他是个一介不取的人,把钱交给他保管,绝无问题。
  • 10、他得到信任的原因,就是公私分明,不义之财分文不取。
  • 11、他是个一介不取纺清官,深受民众的爱戴。
  • 12、人穷志不穷,对于非分之财,我一介不取。
  • 13、他是个一介不取的清官,深受民眾的爱戴。
  • 14、孔明道:"吾自出茅庐,战无不胜,攻无不取。"。
  • 15、丈夫心地光明,一介不取。
  • 16、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清政廉明,一身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