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午时


拼音wǔ shí
注音ㄨˇ ㄕˊ
词性 名词

词语解释

午时wǔshí

(1) 指上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为旧式计时法

the period of the day from 11 a.m.to 1 p.m.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计时法将一天一夜分为十二时辰,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为午时。亦泛指中午前后。

唐白居易《昼寝》诗:“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
《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这一个可着了我一药箭,只要到午时,他这条命,可就交代了。”

⒉ 半夜。

宋王禹偁《中秋月》诗:“何处见清辉,登楼正午时。”

国语辞典

旧称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的时段为午时。后指中午十二时左右。

网络解释

午时 (时辰)

  • 午时即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而正午十二时又有平午、平昼、亭午等别称。如宋苏舜钦《紫阁寺联句诗》:“日光平午见,雾气半天蒸。”这时候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 分字解释


    ※ "午时"的意思解释、午时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 1、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 2、目的:制订午时茶胶囊质量标准。
  • 3、《五夏午时·紫罗兰》是一部小说,作者是子。
  • 4、午时,温度达到顶峰。
  • 5、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
  • 6、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