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五言诗五言诗的意思
yán shī

五言诗


拼音wǔ yán shī
注音ㄨˇ 一ㄢˊ ㄕ

词语解释

五言诗wǔyánshī

(1) 包括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与五言绝句,特点为每句五个字

a poem with five characters to a line

引证解释

⒈ 每句皆五字的诗体。形成于汉代,为古典诗歌主要形式之一。其类别有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和五言排律。

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絶时人。”
亦省称“五言”。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序:“然五言之兴,谅非夐古。”
唐韩愈《荐士》诗:“五言出汉时, 苏李首更号。”
清冯班《钝吟杂录·论乐府与钱颐仲》:“疑五言诸作,皆可歌也。”

国语辞典

每句五字的诗。有五言古诗、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五言排律等。

网络解释

五言诗 (诗歌题材)

  • 五言诗,古代诗歌体裁之一。是指每句五个字的诗体,全篇由五个字构成的诗。五言诗属于吸收民歌的形式而成。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在音节上,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乐美。因此,它更为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从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即有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唐代以前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 分字解释


    ※ "五言诗"的意思解释、五言诗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