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wéi

十围


拼音shí wéi
注音ㄕˊ ㄨㄟˊ

词语解释

亦作“十韦 ”。形容粗大。

谓兵力十倍于敌,则可围之。参见“十围五攻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十韦”。形容粗大。按,围的长度,有一抱或径尺为围及一围等于三寸、五寸等说。

《文选·枚乘<上书谏吴王>》:“夫十围之木,始生而蘖,足可搔而絶,手可擢而拔。”
张铣注:“十围,言大也。”
《汉书·成帝纪》:“是日大风,拔甘泉畤中大木十韦以上。”
颜师古注:“韦与围同。”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庾子嵩长不满七尺,腰带十围。”
宋路振《九国志·吴志·张训》:“身长八尺餘,腰带十围。”
清金农《秋雨坐槐树下书怀》诗:“阶前老槐十围大,碧罗张繖高厌厌。”

⒉ 谓兵力十倍于敌,则可围之。参见“十围五攻”。

网络解释

十围

  • 十围(shí wéi)是一个汉语词语,亦作“十韦”。十围约等于1米多,形容粗大。
  • 分字解释


    ※ "十围"的意思解释、十围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