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ú

苦竹


拼音kǔ zhú
注音ㄎㄨˇ ㄓㄨˊ

词语解释

苦竹kǔzhú

(1) 竹的一种。秆矮小,节比别的竹子长。

bitter bamboo

引证解释

⒈ 又名伞柄竹。禾本科。秆圆筒形,高达四米。箨鞘细长三角形,箨叶披针形。笋有苦味,不能食用。茎可作造纸原料和制伞柄、笔管等。

晋戴凯之《竹谱》:“杞髮苦竹,促节薄齿。束物体柔,殆同麻枲。”
唐李白《劳劳亭》诗:“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
宋梅尧臣《山行冒雨至村家》诗:“雨急芹泥滑,禽鸣苦竹秋。”
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庵后的山坡上,是一片细细的苦竹。”

国语辞典

植物名。最普通的竹类,高六七丈,初夏生笋,可食用而略带苦味。茎及箨可做家具、编制器具和造纸等。

网络解释

苦竹 (竹亚科植物)

  • 苦竹(学名:Pleioblastus amarus (Keng) keng)是禾本科、大明竹属木质化乔木。竿高可达5米,直立,竿环隆起,高于箨环;枝稍开展。箨鞘革质,绿色,箨舌截形,淡绿色,箨片狭长披针形,腹面无毛,叶鞘无毛,干草黄色,无叶耳和箨口繸毛;叶舌紫红色,叶片椭圆状披针形,叶缘两侧有细锯齿;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小穗柄被微毛;小穗含小花,小穗轴一侧扁平,第一颖可为鳞片状,第二颖较第一颖宽大,第三、四、五颖通常与外稃相似而稍小;外稃卵状披针形,内稃通常长于外稃,鳞被卵形或倒卵形,花柱短,柱头羽毛状。笋期6月,花期4-5月。
  • 分布于中国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
  • 该种篾性一般,用以编篮筐,竿材还能作伞柄或菜园的支架以及旗竿、帐竿等用。
  •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分字解释


    ※ "苦竹"的意思解释、苦竹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