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ān jiāng

酸浆


拼音suān jiāng
注音ㄙㄨㄢ ㄐ一ㄤ

词语解释

1.草名。多年生草,高二﹑三尺,叶卵形而尖,六七月开白花。开花后,萼肥大成囊状,包围浆果,其色红,根茎花实均可入药,有清热化痰的功用。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酸浆》。 2.酢浆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酢浆草》。

引证解释

⒈ 草名。多年生草,高二、三尺,叶卵形而尖,六七月开白花。开花后,萼肥大成囊状,包围浆果,其色红,根茎花实均可入药,有清热化痰的功用。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酸浆》。

⒉ 酢浆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酢浆草》。

国语辞典

植物名。茄科酸浆属,多年生草本。高二、三尺,叶卵形而尖,六、七月开白花,花萼肥大成囊状,包围浆果,其色红,可作小儿玩物,根茎花实,皆可供药用。

网络解释

酸浆 (茄科植物)

  • 酸浆(拉丁文名:Physalis alkekengi L.)又名酸泡、挂金灯、戈力、灯笼草、灯笼果、洛神珠、泡泡草、鬼灯等。北方称为菇茑、姑娘儿,以果实供食用。
  • 原产于中国,南北均有野生资源分布。酸浆在中国栽培历史较久,在公元前300年,《尔雅》中即有酸浆的记载。现在在东北地区种植较广泛。其他地区种植较少,仍属稀特蔬菜。
  • 分字解释


    ※ "酸浆"的意思解释、酸浆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