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据


拼音gē jù
注音ㄍㄜ ㄐㄨˋ
词性 动词

词语解释

割据gējù

(1) 以武力占据部分地区,在一个国家内形成分裂对抗的局面

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资治通鉴》

重镇如割据,权轻绝纪纲。——·杜甫《入衡州》

set up independent regime by force of arms

引证解释

⒈ 分割占据。谓占据一方领土,成立政权。

《汉书·叙传下》:“割据河山,保此怀民。”
唐杜甫《丹青引》:“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
宋苏轼《策略》:“乱臣割据,四分五裂,是伐之而已也。”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

国语辞典

分割占据一方土地,形成分裂的局面。相对于统一而言。

网络解释

割据

  • 割据,指以武力占据部分地区,在一个国家内形成独立地区,对抗中央朝廷的局面。
  • 分字解释


    ※ "割据"的意思解释、割据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 1、唐代中叶,藩镇割据的现象十分严重。
  • 2、日本当时正处于藩镇割据的局面。
  • 3、东汉以后,中郎将的名号被各割据势力广泛加于武官,不再限于禁卫统领等职。
  • 4、北洋军阀,勾结帝国主义,形成各霸一方的封建割据,横征暴敛、兵连祸结,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全国人民如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 5、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天下四分五裂。
  • 6、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 7、军阀割据的战乱年代里,无辜老百姓死于非命的如恒河沙数。
  • 8、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
  • 9、群雄割据,烽烟四起。
  • 10、群雄割据的局面一旦出现,那将是汉朝江山亡了。
  • 11、民国初年,军阀割据,天下大乱,人民不得安宁。
  • 12、江湖逐渐兴旺,闯入江湖的高手越来越多,群雄割据,各霸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