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àng

四望


拼音sì wàng
注音ㄙˋ ㄨㄤˋ
词性 动词

词语解释

四望sìwàng

(1)四顾

四望无人

look around

引证解释

⒈ 古祭名。指古代天子向四方遥祭山川。

《周礼·春官·大宗伯》:“国有大故,则旅上帝及四望。”
贾公彦疏:“言四望者,不可一往就祭,当四向望而为坛遥祭之,故云四望也。”
孙诒让正义:“陈寿祺云:‘山川之祭, 周礼四望, 鲁礼三望。其餘诸侯祀竟内山川,盖无定数,山川之大者,莫如五岳、四瀆。 《礼记·王制》曰:五岳视三公,四瀆视诸侯。望祭山川岂可舍此有五岳四瀆等,则四望非限以四事,乃谓四方之望也……’案:陈説是也。四望者,分方望祭之名,通言之,凡山川之祭皆曰‘望’,於山川之中,举其尤大者别祭之,则有四望。天子统治宇内,则四望之祭,亦外极四表。”
按, 郑玄注以五岳、四镇、四渎为“四望”。 汉贾谊《新书·辅佐》:“奉常典天,以掌宗庙社稷之祀,天神地祇人鬼,凡山川四望,国之诸祭,吉凶妖祥占相之事。”
唐杨炯《少室山少姨庙碑》:“四望於是莫脩,八神以之无主。”

⒉ 指所祭之四方山川及其神灵。

《隋书·礼仪志五》:“祀星辰,祭四望。”
《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又制毳冕以祭四望也,四望者,岳瀆之神也。”

⒊ 眺望四方。

《楚辞·九歌·河伯》:“登崑崙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宋徐照《过鄱阳湖》诗:“四望疑无地,孤舟若在天。”
秦牧《泰山日出》:“这时举目四望,与刚才的景色迥然不同。”

⒋ 山名。在今青海乐都县。

《汉书·赵充国传》:“充国至全城 (渡河 )……遣骑候四望陿中,亡虏。”
颜师古注:“四望者,陿名也。”

⒌ 山名。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 东晋苏峻据石头,温峤筑垒四望矶以逼峻,即此。见《晋书·温峤传》。

⒍ 山名。在今湖北随县。

《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二年》:“梁崇义发兵攻江陵,至四望,大败而归。”
胡三省注:“今随州随县之东有四望山,其山最高,四望皆可见。”

国语辞典

向四方眺望。

网络解释

四望

  • 四望是一个汉字词语,出处《周礼·春官·大宗伯》。
  • 分字解释


    ※ "四望"的意思解释、四望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 1、登上长城,举目四望,连绵起伏的山峦和天空的云朵遥相呼应。
  • 2、镜花岭是万绿湖中观景的绝佳处,登上山顶,纵目四望,一边是湖水浩浩淼淼,平铺千里;一边是山环水绕,聚散两依依。
  • 3、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 4、站在国贸大厦上,举目四望,街道纵横,高楼林立。
  • 5、我们登明楼四望,陵区风光一览无余。
  • 6、他们走进了沙漠,举目四望,只见一片黄沙漫无止境,心中不禁一颤,不知何日方能找到绿洲。
  • 7、登上山顶极目四望,只见群山连绵,此起彼伏,顿时产生会当凌绝顶的感慨。
  • 8、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 9、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 10、从游船上纵目四望,西子湖春风送暖,碧波荡漾,长堤缀绿,群山围翠,真是赏心悦目。
  • 11、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 12、一个晴空万里的傍晚,曹老登上枇杷山,放眼四望,长江嘉陵江银白如带,山城灯火灿烂,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 13、十二章纹你遥祭四望,血脉奔腾的黄河长江,是你与生俱来的张扬。
  • 14、登上群山之巅,放眼四望,你会觉得天高地迥,宇宙广大无边。
  • 15、我举目四望,田间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好像黄色的绸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