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ái

白籍


拼音bái jí
注音ㄅㄞˊ ㄐ一ˊ

词语解释

东晋和南朝登记外地流入人口的册子。

引证解释

⒈ 东晋和南朝登记外地流入人口的册子。

《晋书·成帝纪》:“﹝咸康七年﹞实编户,王公已下皆正土断白籍。”
《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七年》:“詔实王公以下至庶人皆正土断白籍。”
胡三省注:“时王公庶人多自北来,侨寓江左;今皆以土著为断,著之白籍也。白籍者,户口版籍也。 宋齐以下有黄籍。”

网络解释

白籍

  • 白籍是东晋南朝时期的一种户口登记形式。白籍是专用于登记土断后寓居江南侨州郡县的北方侨人,用白纸书写的户籍册。咸康七年(公元341)三月,晋成帝诏令“实编户,王公以下庶人皆正土断白籍”。因土著户籍为黄籍,为使北来侨民既注户籍,取消优复,增加国家赋役收入和徭役兵役来源,又保留将来故土收复后可回原籍的希望,故为区别土著,另立“白籍”。
  • 分字解释


    ※ "白籍"的意思解释、白籍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