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ēng zhèng

更正


拼音gēng zhèng
注音ㄍㄥ ㄓㄥˋ
词性 动词

词语解释

更正gēng zhèng

1.  改正已发表的谈话或文章中的有关内容或字句上的错误。

予以更正。

correction of errors;

2.  特指改正声明。

更正启示。

引证解释

⒈ 改正已发表的谈话或文章中有关内容或字句上的错误。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三:“奏其有不当,则驳下更正之。”
明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礼部·命名禁字》:“本朝正德初, 刘瑾盗柄时,亦矫詔禁官民名字有天字者,俱更正之。”
孙犂《秀露集·谈校对工作》:“我在这里特意提一下,算是为自己的文章,作个更正。”

国语辞典

改正发现的错误。

如:「把错误的答案更正过来。」

网络解释

更正

  • 更正是报刊上刊登的新闻或其它文稿出现政策、事实、思想观点等方面的错误后,在报刊上公开予以订正的形式。由于编辑的疏忽或其它原因,所编发的稿件虽有事实等方面的差错,却仍然公开见报,并造成一定的影响,编辑应该勇于承担责任,更正错误。更正有三种:自行更正,即编辑部自行发现错误,并予以订正;被动更正,新闻所涉及的单位和个人发现错误,要求报社予以更正;强制更正,通过法律判决,强制报社予以更正,作为对被害人(单位)名誉侵害的一种赔偿。更正的方法主要有:重新发表已经订正的新闻及其它文稿;针对某一部分出现的错误予以订正;来函照登。更正一般要求刊登在比较醒目的位置,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
  • 分字解释


    ※ "更正"的意思解释、更正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 1、老师更正了上一堂课教学中出现的错误。
  • 2、我实在不是指桑骂槐,我只不过想让熟谙我的人给我一次更正短处的机缘。
  • 3、君子做贤德之事,不是忖度后做的;任着心意没有邪念,不在人们赞赏后才更正;显露感情没有顾虑,不在人们肯定后才行动。既然这样,那么就傲然而忘贤,而贤与度相会;忽然而任心,而心与善相遇;傥然而不思,而事与对都在。
  • 4、那篇报道有些内容失实,今天报上已经及时更正了。
  • 5、首先要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对理想和信仰的理解是否正确,如果是正确的,一定会找到相应的信仰或是理想,先建立理想或是信仰哪个都可以,但一定要证实是正确的,这需要不断的经历总结经验得出道理,再不断的随着时间和发展再不断的更正和改变,最终证实正确与否。
  • 6、误会是错误分录;解释是更正分录。
  • 7、拍品的山水画面之材质原为设色纸本,应更正为设色绢本。
  • 8、当你最终完成考试时,复查一遍你的答案。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更正错误并确保你没有遗漏的地方。
  • 9、更正长股票名称与报酬率重叠问题。
  • 10、那篇演讲稿要更正几个字。
  • 11、昨天我把一个字的字音读错了,今天给予更正。
  • 12、回来更正一下,忘了减去高跟鞋。
  • 13、报纸更正了第四版的几个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