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àn nán

剑南


拼音jiàn nán
注音ㄐ一ㄢˋ ㄋㄢˊ

词语解释

地理名称,因位于剑门关以南,故名。

引证解释

⒈ 唐道名。以地区在剑阁之南得名。 宋陆游曾留蜀约十年,喜蜀道风土,因题其生平所为诗曰《剑南诗稿》,后人因以“剑南”称之。

清曹寅《题次山小轩和姜万青韵》:“打头伸欠尔何堪,矮屋长眼拟剑南。”

国语辞典

地名。唐贞观时所设十道之一。因位在剑阁之南,故称为「剑南」。包括今四川省剑阁以南,大江以北,甘肃省蟠冢山以南及云南省东北边境等地。

网络解释

剑南 (地理名称)

  • 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除州、郡制,改益州为剑南道,治所位于成都府。因位于剑门关以南,故名。开元年间置剑南节度使。安史之乱后,乾元元年(758年)分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和剑南东川节度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大部,云南省澜沧江、哀牢山以东及贵州省北端、甘肃省文县一带。
  • 分字解释


    ※ "剑南"的意思解释、剑南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