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

中部


拼音zhōng bù
注音ㄓㄨㄥ ㄅㄨˋ
词性 名词

词语解释

中部zhōngbù

(1) 中心地区(部分)

central section

(2) 中间部分

列车的中部

middle

引证解释

⒈ 居中的部分。

《后汉书·鲜卑传》:“﹝檀石槐﹞乃自分其地为三部……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十餘邑为中部。”
周恩来《全国大反攻,打倒蒋介石》:“中国中部有江、淮、河、汉四条大水。”

国语辞典

中间的部分。

如:「台中市位于台湾中部。」

网络解释

中部 (中国中部地区六省)

  • 中国中部地区,东接沿海,西接内陆,按自北向南、自东向西排序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六个相邻省份,截至2017年底,中部地区国土面积约102.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68亿人,生产总值约17.94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约4.87万元。
  • 与中部地区相邻的省份有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重庆、陕西、内蒙古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按自北向南顺时针排序)。
  • 中部地区历史厚重,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工农业基础雄厚,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梯队,依靠全国约10.7%的土地,承载全国约26.51%的人口,创造全国约21.69%的生产总值,是我国的人口大区、交通枢纽、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在中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2016年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规划》指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强化长沙、合肥、南昌、太原等省会城市地位。继续做大做强洛阳、宜昌、芜湖、赣州、岳阳等区域性中心城市。”《规划》将中部地区定位为“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全国新型城镇化重点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方位开放重要支撑区。”《规划》提出“发展壮大经济增长极。壮大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形成南北呼应、共同支撑中部崛起的核心增长地带。”
  • 中部 (词语概念)

  • 指物体、地理等中间部分。
  • 分字解释


    ※ "中部"的意思解释、中部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 1、内眦韧带横压于泪囊的中部,几乎与总泪小管平行。
  • 2、成群结对的哈扎拉人被从低地的农田驱赶到阿富汗中部的高地。
  • 3、峨眉山雄跨于四川中部。
  • 4、大鸨巢址选择严格,多选择在岗坡的中部以上、坡度较缓的草原上营巢。
  • 5、在佐治亚州中部,生长有大量的枫香树和白杨树。
  • 6、对马海峡是朝鲜海峡中部地带的中间水道。
  • 7、丹莫罗位于东部王国大陆的中部。
  • 8、耦园包括东花园、西花园和中部住宅三个部分,其中尤以东花园之景色最胜。
  • 9、在蓬勃兴盛的时代、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中部崛起契机之下,一向敢为天下先的长沙人,自然不会甘居人后。
  • 10、蒙古是位于亚洲中部的内陆国。
  • 11、梳洗河从中部由北而南穿过,奈河从西部流过。
  • 12、马栏林区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子午岭南端的陕西省旬邑县东北部,是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最大的林区之一。
  • 13、去年7月在周口店地质实习时,看到磊孤山被采石工人从中部“劈”开,这正是人类活动对地形造成改变的一个实例。
  • 14、耦园包括东花园、西花园和中部住宅三个部分,其中尤以东花园之景色最胜。
  • 15、画面中部为深宅大院的大户人家。
  • 16、高山族聚居地区主要在台湾中部山区、东部纵谷平原和兰屿岛上。
  • 17、豫章故郡,旧邦维新,我们一起见证江西在中部的崛起!
  • 18、湄南河都是通向泰国中部的主要门户。
  • 19、位于天阳大陆中部的卡塔戈壁是大陆第三大戈壁。
  • 20、中部革命思想是两湖志士大胆探索的产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 21、岢岚县位于山西省忻州市西南部,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中部,管涔山西北麓。
  • 22、娄底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娄底湘语包括娄星区、双峰、涟源、冷水江、新化五地方言,属湘语娄邵片。
  • 23、第二届中部绿博会吸引了400余家食品企业参会。
  • 24、中部横贯公路的辟建,证明了人定胜天的道理。
  • 25、辐条中部因为抽条工艺而节省了格外的重量。
  • 26、腹壁中部刻有三名吹乐、舞蹈的伎乐。
  • 27、结合芜湖市繁昌县三山镇小城镇规划设计,他对中部地区小城镇的定位等问题进行思考。
  • 28、安徽中部发生渍涝风险的等级很高。
  • 29、辋川是指辋川镇,位于蓝田县中部偏南,距县城15千米。
  • 30、银球的镂花外壳中部有用于开合的子母扣,想来是方便内中灯盏加油用的。
  • 31、中部横贯公路太鲁阁附近的风景,真可用山高水长来形容了。
  • 32、六年前,刚刚踏进精诚中学国中部的时候。十二岁的我们懵懵懂懂,虽然对未来有无限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