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滥竽充数滥竽充数的意思
làn chōng shù

滥竽充数


拼音làn yú chōng shù
注音ㄌㄢˋ ㄩˊ ㄔㄨㄥ ㄕㄨˋ
词性 成语

词语解释

滥竽充数lànyú-chōngshù

(1) 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乐队里充数(故事见《韩非子·内储说上》)。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以次货充好货。也用作自谦之词

pass oneself off as one of the players in an ensemble;hold a post without adequate qualifications; simply to make up the number

引证解释

⒈ 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冒充有本领,混在行家里充数。或比喻以次充好。参见“滥竽”。

《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方今朝廷正在整飭文风,自然要清真雅正,一路拔取真才,若止靠着才气,摭些陈言,便不好滥竽充数了。”
叶圣陶《倪焕之》二五:“这当然不能让任何人滥竽充数。”

国语辞典

战国时,齐宣王喜听吹竽之声,且每次都要求三百人合吹。有位南郭处士,不会吹竽,但却混杂其中,享受很好的待遇。宣王死后,湣王继位,他喜欢听一个人独吹,南郭先生衹好逃走。典出《韩非子.内储说上》。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中充数;或比喻以不好的东西冒充场面;有时也用于自谦之辞。

网络解释

滥竽充数

  • 滥竽充数,汉语词语,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字面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迹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 成语解释

    解释:滥:与真实不符;竽:一种簧管乐器。不会吹竽的人冒充吹竽行家;混在乐队中凑数。比喻没有本事的人冒充有本事;或以次货冒充好货。有时也表自谦。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语法:滥竽充数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言调整人事,滥竽充数,依然如故。(邹韬奋《抗战以来》) ...

    查看更多

    分字解释


    ※ "滥竽充数"的意思解释、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 1、夏天的池塘边各种蛙鸣交汇在一起,就连蟾蜍也滥竽充数,低声叫几声。
  • 2、他只会滥竽充数,平时不好好学习,老是留级。
  • 3、这家店的商品质量存在问题,总是拿次品出来滥竽充数。
  • 4、在背英语课文时,好多人不会背,就混在一起滥竽充数。
  • 5、她从此认真背书,再也没有滥竽充数过。
  • 6、小明唱歌非常好,在一次合唱中得了奖,回到教室同学们都祝贺他,他却说我只是滥竽充数而以。
  • 7、上音乐课时,小明不会唱这首歌,还跟着大家滥竽充数。
  • 8、有些人就是靠关係在公司裡滥竽充数,混日子过。
  • 9、学习不能滥竽充数,不能不懂装懂,这样才能进步。
  • 10、这可是精密仪器,维修时可不能用普通零件滥竽充数。
  • 11、做操时,有些同学不会做就在滥竽充数。
  • 12、他上课不会背课文,便滥竽充数,只动口型。
  • 13、路边卖果的摊贩总是滥竽充数的给顾客加果,但嘴巴却说顾客是上帝!
  • 14、这个乐团高手如云,我不过是滥竽充数罢了。
  • 15、这场足球赛,我校球队踢得真棒,而我在其中仅是滥竽充数,没踢几脚。
  • 16、我们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滥竽充数,只有拥有真才实学,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 17、我这些画作,只是为应付展览,随便拿出来滥竽充数的。
  • 18、六,不必一味追求高分问题,一般分数越高,回答的人也越多,但是答案多了,提问者也可能会没了方向,不知如何选择。除非你对该问题有绝对的把握,不然,别去碰运气,与其滥竽充数,不如扎扎实实慢慢积累。
  • 19、老师让我们背诵课文,总有些同学滥竽充数。
  • 20、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识别出那些滥竽充数的所谓“专家”。
  • 21、做学问容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滥竽充数。
  • 22、我从来不滥竽充数,总是认认真真做事。
  • 23、上课时,经常有人滥竽充数,不懂装懂。
  • 24、南郭先生本事不济,却又偏偏要滥竽充数。
  • 25、滥竽充数之辈永远承担不起这样的交易。
  • 26、他其实一直都只是在他单位滥竽充数,老板因为觉得他是亲戚,所以没有解雇他。
  • 27、他的演奏水平不高,却滥竽充数,参加乐队演出。
  • 28、这些绘作水准根本不够,也敢滥竽充数来参展!
  • 29、不怕你笑,我们团裡滥竽充数者大有人在。
  • 30、南郭先生在皇宫乐队里滥竽充数,最后落荒而逃。
  • 31、埋头苦干,才能进步;滥竽充数,只能一时。寸光阴,要珍惜;别懒惰,争第一。
  • 32、二五子指一知半解又喜欢滥竽充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