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íng yì jìn rén
注音ㄆ一ㄥˊ 一ˋ ㄐ一ㄣˋ ㄖㄣˊ
词性
成语
平易近人
1. 性情平和,态度可亲,使人容易接近。
2. 形容文字深入浅出,容易理解。
⒈ 原作“平易近民”。谓态度谦逊温和,使人容易亲近。亦谓文字浅显明白,使人容易了解。
引《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唐白居易《策林》十二:“故周公叹曰:‘夫平易近人,人必归之。’”
清赵翼《瓯北诗话·韩昌黎诗》:“凡昌黎与东野联句,必字字争胜,不肯稍让;与他人联句,则平易近人。”
刘师培《南北文学论》:“孔孟之言,亦最平易近人。”
鲁迅《且介亭杂文·买<小学大全>记》:“倘以为他秉性平易近人,所以憎恨了道学先生的谿刻,那是一种误解。”
态度和蔼亲切,容易接近。
如:「他是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