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ú nèi

流内


拼音liú nèi
注音ㄌ一ㄡˊ ㄋㄟˋ

词语解释

时对九品至一品官的通称。与流外相对而言。

引证解释

⒈ 隋时对九品至一品官的通称。与流外相对而言。 唐宋沿袭此制,吏部铨选亦有流内、流外之分。

《通典·职官一》:“隋置九品,品各有从。自四品以下,每品分为上下,凡三十阶,自太师始焉,谓之流内。流内自此始焉……大唐自流内以上并因隋制。”
《隋书·刑法志》:“合赎者,谓流内官及爵秩比视、老小阉痴并过失之属。”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命户部尚书温仲舒 、右丞向敏中与吏部流内銓注拟选人。”

网络解释

流内

  • 古代官制从三国魏开始,即分为九品,历代相沿不改。隋代自九品至一品官,称为流内,不入九品的称为流外。唐宋沿袭此制,吏部铨选同样有流内、流外之分。唐时流外转授流内官,已有入流的说法;元代称流内为已入流品职官,为后世称流内官为入流之所本。
  • 分字解释


    ※ "流内"的意思解释、流内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