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驳


拼音pī bó
注音ㄆ一 ㄅㄛˊ
词性 动词

词语解释

批驳pībó

(1) 批判驳斥

批驳反动言论

refute;criticize

(2) 旧指书面驳回下级的书面报告或请求

rebut

引证解释

⒈ 批评驳斥。

明张居正《答蓟镇巡抚言优假将官书》:“如以僕言为非者,幸直赐批驳,以为后来用人之鉴。”
清顾炎武《与陆桴亭札》:“近刻《日知録》八卷,特付东堂邮呈,专祈指示。其有不合者,望一一为之批驳。”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三十章:“徐胜有些气,涨红了面孔批驳她说:‘你还在耍阴谋,装样子,呸!’”

⒉ 上级对下级书面呈请事项作否定的批示。

清袁枚《随园随笔·政条》:“今上司不允下议,号称批驳。”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会审官因为他告的是个道臺,又且事隔多年,便批驳了不准。”

国语辞典

批评、驳斥。

网络解释

批驳

  • 批驳,汉语单词,意思为批评驳斥或上级对下级书面呈请事项作否定的批示。
  • 分字解释


    ※ "批驳"的意思解释、批驳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 1、老师严厉地批驳了他这些信口雌黄的话。
  • 2、小何的观点是错误的,所以在辩论会上,他的“高论”被同学们批驳得体无完肤。
  • 3、在大家的批驳下,他理屈词穷,只好溜之大吉。
  • 4、他的自由论受到了批驳。
  • 5、对错误的论点进行层层批驳,其荒谬就昭然若揭了。
  • 6、这篇文章被他批驳得体无完肤。
  • 7、我们要批驳这样那样的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