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ǔ dú
注音ㄔㄨˇ ㄉㄨˊ
⒈ 指酷刑。
引《后汉书·蔡邕传》:“臣一入牢狱,当为楚毒所迫,趣以饮章,辞情何缘復闻?”
《旧唐书·韦嗣立传》:“杨豫之后,刑狱渐兴……恣行楚毒,人不胜痛,便乞自诬,公卿士庶,连颈受戮。”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东廊僧道:‘宿债所欠,有死而已,无情可招。’恼了县令性子,百般拷掠,楚毒备施。”
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继而施强夺诬告之事,加以楚毒,甚且迫以自尽,强行鬻卖。”
⒉ 谓残酷。
引晋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上》:“时魏郡霍諝舅宋光,为人所诬引刊定詔书,繫洛阳狱,考讯楚毒。”
陶成章《浙案纪略·马宗汉传》:“宗汉去,半道为虏所得,繫狱五十日,穷问党与,考掠楚毒。”
⒊ 痛苦。
引宋苏轼《与朱鄂州书》:“有神山乡百姓石揆者……其妻一产四子,楚毒不可堪忍,母子皆死。”
清梁清标《挽船曲》:“前船夫多死,后船夫又续。眼见骨肉离,安能辞楚毒?”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馀》:“自有历史以来, 中国人是一向被同族和异族屠戮、奴隶、敲掠、刑辱、压迫下来的,非人类所能忍受的楚毒,也都身受过。”
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