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ī

吃苦


拼音chī kǔ
注音ㄔ ㄎㄨˇ
词性 动词

词语解释

吃苦chīkǔ

(1) 遭受痛苦;苦难

他要吃苦了

suffer for it

(2) 经受艰苦

bear hardships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喫苦”。遭受痛苦;经受艰苦。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昭王被考(拷),喫苦不前,忍痛不胜。”
《水浒传》第四二回:“不成我和你受用快乐,倒教家中老父吃苦?”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二班》:“殷狼狈而行,惧无投止。遇一媪来,睹其状,曰:‘ 殷先生喫苦矣。’”
鲁迅《且介亭杂文·拿破仑与隋那》:“这看法倘不改变,我想,世界是还要毁坏,人们也还要吃苦的。”

国语辞典

遭受痛苦。

如:「他不能吃苦。」

网络解释

吃苦

  • 吃苦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承受痛苦,苦难。
  • 分字解释


    ※ "吃苦"的意思解释、吃苦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 1、干部应当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2、为了多打粮食,支援国家建设,农民们甘愿吃苦受累。
  • 3、他是一个很能吃苦的人。
  • 4、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
  • 5、妈妈很能吃苦,农忙时,常常到了半夜还在拾掇玉米。
  • 6、人们不愿吃苦,所以人类的生活才会进步。
  • 7、军训结束了,让学生们体验到生活苦难的坚强精神,那么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吃苦精神进行学习,让自己能够学习成绩更上一层。
  • 8、学习上,我们应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
  • 9、这次野营拉练活动,暴露出个别同学怕吃苦的弱点。
  • 10、共产党员遇事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11、她继承了世世代代的庄稼人的吃苦耐劳、百依百顺的习惯。
  • 12、一直让你流泪的,条件再好也不能要,一直让你笑的,就算吃苦也值得。
  • 13、聪明太过,寸理必争,眦睚必报,早晚要吃苦的。
  • 14、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同学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 15、贫寒人家的孩子大都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 16、通过参加军训,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能力。
  • 17、我吃苦耐劳,我野心勃勃,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18、我们赵校长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 19、其实,让孩子吃苦应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父母抓住一点一滴,不在一件件小事上让步,这都是必要的。
  • 20、做干部的,一定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 21、其实,一个人如果想要活得更出色,重点在于你是否敢将吃苦当成吃补,是否知道将困难当成迈向成功的必经阶梯。
  • 22、中华民族具有勤劳俭朴、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
  • 23、我们现在不怕吃苦,将来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 24、我们青年人,应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25、他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
  • 26、我觉得在艰难忧患中最能依恃的品质,是肯吃苦,因为艰苦孕育智慧;没有经过艰难困苦,不知道人生有多么坎坷,有了亲身经验,才能变得聪明能干。
  • 27、中国人民是最能吃苦耐劳的。
  • 28、当兵的做事雷厉风行,当兵的说话掷地有声;当兵的吃苦从不言苦,当兵的倒下也是长城;当兵的恋爱最动真情,当兵的做人特别真诚。
  • 29、失败是成功之母;吃苦是福;科学训练,战胜自我;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取长补短,突破创造才能更好地成长等。
  • 30、他练就了一副铜壶滴漏,吃苦受累是不算回事儿的。
  • 31、一个人想要事业成功,不吃苦头,谈何容易。
  • 32、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处理不当,惹恼了百姓,自绝后路,那么最终吃苦头的也是他们自己。
  • 33、人,只要有一种信念,一直追求的目标,什么能吃苦,什么环境都能适应。
  • 34、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大多具有不怕吃苦的精神。
  • 35、常识是从吃苦劳作中得来的,任何成果都是吃苦劳作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