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g bāng

相邦


拼音xiāng bāng
注音ㄒ一ㄤ ㄅㄤ

词语解释

相国。

引证解释

⒈ 相国。 王国维《观堂集林·匈奴相邦印跋》:“考六国执政者,均称相邦。

秦有相邦吕不韦,魏有相邦建信侯,今观此印,知匈奴亦然矣。史家作相国者,盖避汉高帝讳改。”

网络解释

相邦

  • 相邦,先秦官名。简称相。战国时百官中最高者。春秋时﹐相本为君主或贵族行礼时的赞礼者。据《仪礼》﹑《礼记》记载﹐凡饮酒礼﹑射礼﹑丧礼中都有相或相者主持有关礼仪。国君外出﹐亦有相跟随左右﹐如鲁定公和齐君在夹谷相会﹐即以孔子为相。春秋时,贵族家中之家宰也称为家相。家相主贵族家室之事﹐故也称为相室。战国初年﹐有些国家的卿大夫因掌握大权而渐渐变为有国之君﹐作为他们亲信的相室便成为邦国之相,相邦由此得名。汉高祖刘邦即位,为避讳改为相国。
  • 分字解释


    ※ "相邦"的意思解释、相邦是什么意思由大头虾汉语词典查词提供。